第35章知州暗访〈疗养院〉
这样的长椅伤兵营中有十余条,遇到天好的时候,伤病员们可以坐着晒晒太阳,这之外他还在营内留下了花坛的位置,准备到春天的时候再移植些草木过来。
同时计划打算将营地内的道路改成石子路,而不是一下雨就烂汤的黄泥路,反正是伤兵营也不用担心石子路会伤了战马的四蹄。
还有要开挖下水道,用暗沟来排出污物,而不是现在的明沟,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现在仅仅是开了个头。
但这座伤兵营或者叫疗养院,已经博来了无数惊叹的目光。
此时的张骥正在新制作的长椅上坐着,椅子还带着新木头特有的味道,正对着南方,可以晒到冬日难得的阳光,
温煦的阳光驱走了冬日的寒意,没有了呼啸而来的北风,坐在室外也不会太过难耐。
此时的张骥便靠坐在木质的长椅上,高声诵读着《论语》中的篇章,他半闭着眼手抚在书页上,其实并没有去看书本,但烂熟于心的文字从口中放声而出,并没有一丝滞怠。
张骥诵读经书,来来去去忙碌着的人们走过他身边时都会放轻脚步,不敢打扰到他,甚至其中还有许多人,都要给张骥躬身行礼后才会走开。
“真不愧是孙真人的弟子啊”。
是啊,还是指挥使的侄子呢,一点架子都没有呢”。
“那是,你没看到有名的仇大夫都佩服的五体投地”。
“过几天就该叫官人了,指挥使不是已经把推荐递了上去嘛,等过了这几天那就是真正的官人了”。
“要是张公子能够将所有的伤兵营都领了就好了,以后也不至于再枉死了”。
金州城中的人们最近都在议论着这位指挥使的子侄,还有张骥即将担任的官职,大多都是羡慕的却很少有嫉妒的。
在金州城中,但凡见识过伤病营的人们都赞叹不已,就连雷检和周扒皮两人也不得不佩服张骥的管理手段。
他人的议论没有影响到张骥的诵读,好学、勤学、手不释卷是一个很大的优点,张骥的前身留给他一肚皮的典故辞章,但记忆是会随着时间渐渐消退的,必须时常温习。
才学是根本,与士大夫们一起闲谈,总不能对经史典籍一窍不通,一个与《论语》、《诗经》有关的笑话说出来,别人都在哈哈大笑,自己却茫然不知,那自家也就成了笑话了。
想到这里,张骥合上了书册,不经意间,他已经把二十卷《论语》背了个四分之一,张骥站起来伸了个懒腰。
经典本章传承自上古,字数通常很少,只占需要背诵领悟的全部内容的很小一部分。
但历代以来的注疏却千百倍于此,经不通有传,传不通有注,注不动有疏,书不通还有补注补疏,要想将古往今来浩如烟海的文章都背下来,再多一条命也都不够。
&nbs
第35章 知州暗访〈疗养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