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41章 嬴政的目标,从来都不是单一的[2/2页]

一个人的战国 长恨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但又不敢公然违抗秦国的指令,只能发兵伐赵,只出兵却不进攻,一时也堵住了秦王嬴政的嘴。
      嬴政要的是秦国获得最大利益,嬴政不曾想韩、魏两国竟然如此与自己阳奉阴违,他还的确找不出理由对两国兴师问罪。
      韩、魏本是趋附而来,此次联军伐赵本就不是真正想要伐赵,秦军持观望姿态拒不进攻,又有什么理由要求韩魏两国率先进攻呢?
      眼下还不能与韩、魏两国彻底撕破脸皮,否则便是将韩、魏两国推向与秦国对立的阵营。
      嬴政本想演一出好戏,以此迷惑列国好让秦国能腾出手来,现在有人却不愿配合,如果这出戏不能再演下去,列国从中看出端倪,将会失去耐心。
      届时,他的真正图谋,便不得不被迫搁置。
      一定要让他们付出代价。
      嬴政心中盘算着,这里的“他们”指的不仅仅是韩、魏两国,他思虑了很久,也没能想出好的对策,于是他唤来了大将军王翦。
      王翦前来觐见,嬴政对王翦说:“寡人为赵国边境韩、魏两国畏缩不前而忧虑,大将军以为该当如何?”
      此次嬴政挟韩、魏与秦一同伐赵,并没有事先征询王翦的意见,但他深知嬴政此次伐赵的目的,并非像是表面看起来那般简单。
      如此,王翦判断君王的忧虑也并非那般简单。
      费尽心机去劳心这样一次看似故作姿态的伐役,不是嬴政的一贯风格。
      嬴政是虎狼之国的君王,他一张嘴,必定要咬掉对手的一块血肉,这块血肉一定不会太小。
      王翦虽然现在赋闲,但毕竟曾经扶持嬴政一路,深知嬴政的野心,他又曾身为大军统帅,眼光自然不会局限于一个狭小的区域内,嬴政或许能骗过列国,却骗不过他。
      秦国前次兵分三路进攻赵国,其真正目的是为消灭李牧及其麾下强悍的北郡边军,但从那时起,嬴政便已为了现在的图谋做出了准备。
      嬴政的目标,从来都不是单一的。
      前次秦国虽然分三路大军伐赵,但纵观全局,实际上出战的只有西路和南路秦军,而北路一直未动。
      或许列国会将更早一些攻占赵国云中郡的那支秦军,看做秦军的北路大军,但王翦参与过前次伐赵的战略部署,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那不是秦国的北路大军。
      秦国到北路大军,似乎平白无故且无声无息的消失了!甚至于桓崎兵败之时,也不曾暴露踪迹。
      王翦久立朝堂,自然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也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妄自揣度君王意志,从来都是一种愚蠢的行为,他能至今屹立不倒,与他的明哲保身,是分不开关系的。
      伴君如伴虎,王翦在这方面似乎做到了完美的极致,否则如他这般功高盖主,便是有十个脑袋,也不够君王砍的。
      现下嬴政没有问其它的事情,他自然不会主动说一些其它的事情,君王需要什么,他便给什么就是了,为君王解决眼下的问题是最主要的。

第241章 嬴政的目标,从来都不是单一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