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这些平民百姓在武城即将城破的紧要关头,及时补充了武城虚弱的城防。
城中的青壮早已被征发入军,现在守城的这些人是看起来十分年迈的老者;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妇孺。
他们虽然手无寸铁,但似乎都不知道恐惧,这种无畏无惧是被不愿国破家亡的信念在支撑着。
他们大多数人目不识丁,但他们知道,武城破了,他们的家就没了,他们也无处可逃。
他们祖祖辈辈都是赵国人,说赵音,写赵字,应该为赵国流尽鲜血。
赵国百姓从城头拔出刺进赵卒、或是秦卒血肉里的兵刃,或是空手去夺秦军手中的兵刃,与城头上的秦军纠缠在一起……
他们一批一批的倒下,一批一批的前仆后继,这一幕被杨端和与辛梧在城下看得分明。
“赵人,威武!。”
辛梧看着已经登上武城城头的秦军再也不能前进一步,生生被赵国百姓的血肉之躯挡在原地,不禁感叹一声说道。
杨端和也感叹说:“若不趁此时赵国虚弱拿下赵国,再过三五年,赵国又将成为秦国的心头大患,赵人太过顽强了。”
辛梧点了点头说:“我攻过不少别国城池,从未见过这般情形,如果这些赵人能为秦国所用,秦国将是如虎添翼。”
杨端和说:“这样的百姓,恐怕即便留下,也不能驯服为秦国所用。”
辛梧说:“那便成全他们的报国之心,让他们死的壮烈一些吧。”
杨端和点头说:“发起总攻,一人不留。”
一人不留?
这道军令的意思十分模糊,不知是令全军倾巢而出,还是要屠灭所有武城赵人,或许,这两种意思都有。
杨端和令出,秦军全部出击。
武城的城门很快就支撑不住,破了。
密密麻麻、如群狼过境的秦军由城门、城头涌入武城。
大军所到之处,血流成河,果然是虎狼之师,不愧虎狼之凶狠。
城池失守,城内百姓没有落荒而逃,他们还在做最后的挣扎。
他们依托着城内建筑,与秦军开始周旋,秦军破城只用了半日,然而肃清城内赵国平民,却是用了很长时间;秦军在城内所产生的伤亡,甚至远远超出了攻城时产生的伤亡。
人心都是肉长的,秦军虽然杀人无数,但面对的都是穿盔带甲的军队,眼下面对手无寸铁的百姓,还是有不少士卒心中不忍,因而手下留情。
你不杀他,他便会想法设法来杀你。
有不在少数的秦军便是因为心慈手软而命丧异国他乡。
偏将不知如何处置城中负隅顽抗的赵人,眼见伤亡越发惨重,慌张向主将请示。
“将军,如何处置城中百姓?我军在城内的伤亡,已经超过攻城之时的伤亡了。”
杨端和皱起眉头喃喃自语问了一句:“他们为何不逃?”
第161章 他们为何不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