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0章 为何一定要置蒙骜于死地[2/2页]

一个人的战国 长恨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于置蒙骜于死地。
      蒙骜在秦军声望极高,作为秦军手握重兵的统帅,是嬴政与成蛟之间力量天平的一个重要砝码,他倒向哪一方,胜利便会倾斜向哪一方。
      现在成蛟重兵在握,蒙骜若是逃脱,嬴政与成蛟之间谁输谁赢尚不能测。
      徐福为何一定要置蒙骜于死地,是为嬴政计,至于他为何为嬴政计,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也许,是因为那一日在齐国官驿他遇到的少年不是成蛟,而是嬴政。
      为利于一人而损害另一人,徐福满心愧疚。
      愧疚之心常有,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就像战争一定要有人死亡,就像做买卖有人赚就一定有人赔。
      希望,往后的愧疚能少一些。
      ……
      庞??认为徐福之策可行,既不耽搁回援邯郸,又能扩大战果,且不需赵国儿郎无谓牺牲,于是连夜部署伏兵于太行山中、秦军归秦的必经之路。
      正是同时,蒙骜麾下都山秦军残余开始向外突围,两军相接,赵军佯装不敌,抵抗半晌后败退,这小小的阻击为太行山伏兵争取了时间,蒙骜也成功突围进入太行山。
      过了太行山便是秦境,因此秦军这个时候军容也不再像先前那般齐整,无论是上层将官还是下级士卒,都在经历过恶战之后享受着归途当中的轻松和战后余生的愉快。
      他们丝毫没有注意到高悬在他们头顶上催命的巨石,以及涂抹着剧毒的赵军利矢,再过不久,他们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太行山某处峡谷——
      赵军以逸待劳埋伏在峡谷两侧,只等秦军进入,然而此时秦军突然停止,而后全军进入防御警备状态,前军变后军,快速的向后撤退,转眼全军便脱离峡谷折返。
      “蒙骜定是知晓我们在此设伏!”
      庞??对一旁徐福说道,徐福摇了摇头,此时心中也是忐忑,此计并未告知其他将领,只有他与庞??二人知晓,众将也是听令行事,无论如何也来不及给蒙骜通风报信。
      他亦不知蒙骜此举是何用意,此地是秦国必经之地,向前便是秦国,向后便是重重包围的死路,蒙骜后撤无异于自寻死路。
      事出反常,必有蹊跷,那么蹊跷又在何处呢?
      徐福苦思冥想,此时蒙骜最担心什么,那便是路遇伏击,若不是走漏风声,那么蒙骜此时这般的举动最有可能是在试探。
      “再等片刻。”徐福道。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秦军依然不见踪迹。
      庞??担忧说道:“怕是秦军另寻出路,你我在此白费功夫。”
      庞??忧心忡忡,唯恐秦军再折返杀回都山,那时赵军大部已在回防邯郸途中,难道还要再次回返?
      当真如此,迟则生变,秦军北线蒙骜战败的消息恐怕已经传到成蛟耳中,成蛟若在此时出动,一切就都难以预测了。
      庞??并没有忧心太久,不过半日,蒙骜又率领军队返回此地,蒙骜还是决心要归秦的。
      秦军不敢耽搁片刻,因为他们无时无刻不面临着被围歼的危险,与半日前不同的是,秦军再来,个个神情紧张,戒备森严,密切注视着两边山上的风吹草动。
      秦军小心翼翼的一点一点进入伏击范围,但无论再如何小心,他们终究是成了瓮中之鳖。
      这个峡谷的山口像是一头饥饿猛兽张开的血盆大口,一寸一寸吞噬了这支曾经号称虎狼之师的大军。

第130章 为何一定要置蒙骜于死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