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0章 这句话好比是在说——你是最像我的[2/2页]

一个人的战国 长恨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弟子谨记师父的教诲。”
      徐福恭敬回答,这时候的他已不再如初进山门时那般无知了。
      “先前为师已言明各国利弊,说说你对当今天下大势的看法,不要你引经据典,为师要听你自己的看法。”
      徐福长长吸了一口气,心说师父当真是来考他的,他不敢怠慢,神情凝重,定了定神,唯恐说错。
      “弟子以为秦灭六国之期不远。”
      师父既然问到,徐福这些时日博览群书,对于当世确是有了些新的理解,但依然坚持自己从前的看法。
      “哦?多久可灭?”师父又问。
      “十数年便可。”徐福回答。
      “何以见得?”师父再问。
      “师父将七国逐一分析,天下局势已然明了,天下态势表面虽然互相制衡维持平衡,似乎还可维持长久,但若无师父所言时机,秦国继续崛起,列国继续颓败,此消彼长,秦灭六国乃是必然。”
      “只秦是凭借这些何以如此笃定?”
      “恕弟子无礼,师父所说时机弟子尚不能参透,因此弟子弟子以为所谓时机,其实虚无缥缈。
      “如何得此结论?”
      “列国之间的平衡是单一的平衡,真正的平衡需要不变的时间和地域,但时间不是恒定不变,地域其中的状态,例如身在其中的人,也不是恒定不变的,因而,种种利害在于变化,即变数,若有某一事或某一人有变,那平衡的局面就不可能维持,因为人心最为难测,人心也最为善变。”
      徐福提到人心,这是他自己的理解,是想起了师父曾经跟他说起过的话。
      徐福能够提到人心,也让鬼谷子对这个弟子更加喜爱,他甚至敢于质疑师长,这很好,想来他已经慢慢的开始走近某个蕴藏着无穷奥秘的地方了。
      鬼谷子点头,就徐福现在所知而言,他说的不无道理。
      “我且问你,若你是山东六国,该当如何?”鬼谷子毫不放松,继续问道。
      “合纵以拒秦。”徐福回答。
      “你为秦又当如何?”
      “盟齐楚以灭四国,再图齐楚。”
      “你所思依然不过是前人早已用过的方法。”师父说。
      “只要有效果又何尝不能故技重施呢。”徐福说。
      “七国哪国最强?”师父笑了笑问,心中叹道,好一个故伎重施,看来自己说的话,他都听进心里去了。
      “秦国。”
      “哪国最弱?”
      “韩国。”
      “若你为韩王该当如何?”
      “这……”
      徐福突然不再对答如流,好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韩国弱小,屡屡被人征伐,又无力反抗,自不久前秦将蒙骜伐韩,取韩国二十城,韩国已名存实亡,唯有仰仗其余五国或尚有存活之机。”
      “你认为韩国已不可治?”
      “是。”
      “若是三晋合力呢?”
      “这……似乎不可能,三晋虽出同门,却矛盾重重。”徐福犹豫了片刻说道。
      “事在人为,七国之间哪一国又是没有矛盾的呢?你休要忘记了为师先前与你说的,细枝末节往往也都是可以利用的。”
      “你若为秦王该当如何?”
      “秦国之所以强于六国,是因为历代国君都采用了最合适秦国的策略,我若为秦王,可做两事,一破六国合纵,从内部分化瓦解各国,二继历代远交近攻政策,可施行先弱后强,先近后远的具体战略。”
      “那又如何具体实施?”
      “从三晋入手,攻韩赵,赵灭则韩亡,韩亡则魏不能独立,这一战略步骤又可分三步实施,可首先笼络燕齐,稳固楚魏,再消灭韩赵,此后各个击破,如此秦之大业可成。”
      “各国势危而聚,如何破合纵?”
      师父一眼便看出徐福谋划当中的关键,虽然列国合纵之策屡屡以失败告终,不过每一次合纵也都造成了秦国的巨大损失,这是可以让秦国惧怕的,现在鬼谷子要说的是——如何破合纵。
      “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徐福说。
      不错,合纵大计,破来简单,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正是如此。

第20章 这句话好比是在说——你是最像我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