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68章 嘴上说着不着急不干涉[2/2页]

穿到荒年,奶奶要翻天 七月糯米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林桑不知道官家打的什么主意,但对眼前这桩婚事,她条件反射地抵触。
      “别呀,官家,都什么年代了,你怎么还搞包办婚姻那一套?”
      自由择偶的风尚早在宋国蔓延开了。
      除了一些贵族之家还喜欢搞阶级联姻那一套,寻常百姓早就放开了年轻一辈的婚姻禁锢。
      当初上过林桑门的花媒婆,早就转行,成为东山集团下给力的营销部门。
      现在的宋国,上连正经媒婆都找不到几个。
      官家自然知道这些民间风尚的转变,但只要不动摇他中央集权,他也乐得睁一眼闭一眼。
      而且还可以看到民间一派生机,他乐得支持。
      既然不打算自己打脸,官家赶紧打哈哈。
      “不会不会,我怎么会支持包办婚姻那一套呢?这不是看两个孩子登对,林会长不要这么小气嘛,让孩子们认识一下,说不定孩子们也喜欢呢?”
      还是别了,林桑巴不得离皇室远一点。
      官家的小儿子林桑又不是不认识。
      赵日盛,传说中的八贤王,小后生可不真像剧里演的那样贤达。
      这孩子鬼精鬼精的,她家小北可是个单纯软萌的孩子,一心扑在技术上,哪里玩得过对方八百个心眼子。
      真要嫁过去,还不得被欺负死?
      西子已经找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林桑现在唯一放不下的就是小女儿。
      官家看林会长一脸抗拒,也就很识趣地没有用强的。
      “不说这些不说这些,孩子们都还小。”
      他眼睛轱辘一转,有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眼下倒是有一样更要紧的事。这科的会元解元既然都放榜了,一应准备倒是赶紧做起来,好派人去宣旨啊。”
      会元钱中这会还远在吐蕃,官家将嘉奖重点都放在两位解元身上。
      九州第一次,朝廷亲自评出两名解元,且还都是姑娘家。
      这样的消息太过震撼,也太过振奋人心了。
      也就是说,从今天开始,过去的科考格局将彻底打碎。
      百姓们不论身份年龄甚至性别,起码在科考这一条路上,获得了绝对公平。
      除了金字塔尖的清流权贵不愿意看到外,绝对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福音。
      很快,这样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全国。
      都不用钱惟浚这边的报纸宣传造势,消息已经传到万里之外。
      随着消息一起上路的还有这次的宣旨官。
      当林桑看到披披挂挂,红帔上阵的宣旨官赵日盛时,简直傻了眼。
      “嗄?”
      官家不厚道啊。
      他嘴上说着不着急不干涉,还不是悄摸摸给孩子们制造相处机会?
      可宣旨大臣是钦差,林桑再不懂事,也不可能这时候将人揪下马。
      算了算了,如果小北真看中这位“八贤王”,林桑捏着鼻子也会认下猴精女婿。
      骑着高头大马的赵日盛显然还不知道他爹背后打的什么主意,一听要他去大塘村宣旨,立即兴冲冲接了。
      大塘村是万福之源啊。
      大家都知道,宋国如今的一切,仿佛都是从千里之外,睦州的一个小村庄流传出来的。
      他早就心向往之,巴不得亲自去看看。
      但身为皇子,没有明旨又不能随意出京。
      现在有了这个机会,他一定要去这个流传甚广的洞天福地瞅瞅。
      “老师,你来啦?我爹说为了庆祝钱家兄妹中榜,他打算自己掏腰包排一出戏,一路跟着我们演到大塘村。”
      这两年两颂风云活了后,带火不少戏。
      现在不仅官家自己成了戏迷,可以说全名皆戏。
      赵日盛一个劲拍老师马屁。
      “老师你喜欢看哪一出,我这就去安排。”小伙子投其所好,“老师想看三国、西游,还有红楼?”
      除了颂国风云,最受欢迎的就是这几出了。
      小狐狸一脸奉承,一想到背后还有只老狐狸,林桑顿时没好气。
      “看什么三国红楼,既然这一科放榜了,我看演范进中举最应景!”

第668章 嘴上说着不着急不干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