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说话做事越来越有章法了,本来想让她来讲这件事。但一想到自己的里长身份,义不容辞,就清了清嗓子,将蝗虫卵一事说了出来。
他说到一半,已经有人哭了。旱涝虫灾,是地里刨食的农人最害怕的天灾。几年前刚发过大水,卷走不少活生生的人命,没两年又遇到旱灾,大家已经饿得半死。
听说来年还有蝗灾,老天这是不让人活了啊。
但是里长沉稳的声音又说了下去:“大家不用急,我这大儿媳说,鸡鸭能对付地里的虫卵,所以昨天她才去镇上买了这些。今天我也试过了,鸡鸭确实会吃,现在方法有了,我们明年不会饿死!”
这句话无疑是强心针,村民们被一剂激活:“真的,真的有用,我们有救了?”
里长严肃而又激动地点头,今天一大早,他就带着鸡鸭到田间。他生怕年老眼花,看不清虫卵,特地带着俩孙子。
孩子们一下就找到了米粒般大小的虫卵,密密麻麻,他都差点哭出来。
可他很快发现,鸡鸭吃虫卵的速度并不慢,虽说有遗漏,但总算能消灭大部分。
只是鸡鸭实在有限,他都想好了,也想跟大儿媳商量,他们两家加起来有上百头鸡鸭了,轮番借给大家用,速度是慢了点,但务必在来年春耕前,将每家的地里都刨吃一遍。
蝗灾跟旱涝一样,是全面性的灾害,一旦发生了,伤的从来都不是哪一家,而是所有。村里只要一块地里有蝗虫,那就能将所有的庄稼吃个干净。
林桑当然更知道这一点,所以她说:“镇上有一个卖鸡鸭的人,因为冬天没粮食吃,所以便宜卖。我跟他说好了,过些天再去买一批回来。”
大家听里长说鸡鸭能治蝗灾,高兴之余也在烦难,家里哪有余粮去换鸡鸭苗,更没余粮养活。
谁知林桑接着道:“这样吧,我买回来后,每家各送一对鸡鸭,就当前些天多用了公家的水,向大家赔个不是。”
这下把村里人都惊呆了,这秀才娘子怎么突然比秀才当年还大方客气?而且她哪来的钱?
跟着来的钱老太一直没吭声,听大儿媳这么说,就是一阵心痛。
村里上百户人家,每家四只,这得是多少钱?有了银子也不是这么造。
这败家的,以前贴补起娘家不要命,现在又这么穷大方。银子不是说要给孩子们做个营生?放口袋里不花,它还能叫不成?
她想反对,但张了张口又不知该怎么说。
要是明年的蝗灾不解决,大家都要饿死,没粮食有银子也没用。可是,可是......
就在她纠结间,有人说:“那不行,怎么能让东子娘白送我们,这得多少钱了。”
但她出了主意:“我看这样,鸡鸭苗我们先养着,等明天打了粮食,我们每家给东子家送几斗粮怎么样?”
是啊,要是明年的蝗灾能过去,东子娘这义举可是救了全村百姓的命,还不值几斗粮吗?
第36章 每户给东子家送几斗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