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内的堂姐妹。
林桑进屋后,先拿出几盏煤油灯。
这是她农场落成时,一位朋友暖房时送的。为了迎合古趣的氛围,她特地没选灯泡款的,而是真的燃油灯。
这是灯芯内置样式,燃油时没有明显油烟。只是市面上买不到煤油,而且煤油燃烧味道也冲鼻,林桑用的是她们农场的棉籽油。
棉花是她试着种植玩的,农场的地理光照本来不适合种棉花,只是现在都科技种植,她们几个也是试试,没想到产量还不错。
有人将棉籽都榨了油,林桑不喜欢它炒菜的味道,但放着也是头疼。油虽然够天然、成分好,但放几年也要变质,索性就做了灯油。
她不断掏出来,一个屋里放一盏,堂屋放了三盏,厨房也没落下。
这下好了,一下明亮了许多,而且火焰不会乱跳着晃眼。
看着孩子们惊讶的颜色,她赶紧宣布:“是这样,今天娘上街,帮一个老太太抓了劫匪,官府奖励了二十两银子,正好给家里添置些吃的用的。”
先给孩子们做好心理建设,免得以后太吃惊。
她介绍道:“这叫马灯,一个外乡人拿来卖的,他生意不好,卖得便宜,娘就多买了一些。”
孩子们顾不上吃惊从没见过的马灯,让人震惊的是二十两银子。
神啊,二十两!那是他们做梦都不敢想的银子,娘就这么轻轻松松拿到手,还轻轻松松说出来了?
小东反应过来后,第一问的是:“抓劫匪?娘你怎么能抓劫匪,伤着哪里没有?”
经大哥一提醒,孩子们立即围上来,七嘴八舌关心起来。
银子也瞪大了眼睛,怪不得她觉得今天的伯娘跟平时不一样,她这么厉害,手里又有银子,怪不得敢跟爹这样说话。
她的眼神崇拜又羡慕。
林桑见孩子们这样,心里也很暖。从前没养过娃,但被娃关心的感觉还挺好。
她赶紧安抚:“其实不凶险,这也是运气好。好了,细节回头再说,我们先做饭。今天县衙司马大人的娘还送了面粉,我们晚上就做麦虾吃。”
这是她一个合伙人的家乡小吃,名字很有欺骗性,虽然“麦”字是没错,但跟虾没有半毛钱关系。
每天娘嘴里蹦点新名词,家里总有好吃的,孩子们都很雀跃,围着她去厨房帮忙。捧场王小中一路还喊:“好哎,晚上做麦虾吃,家里有了银子姐,还有了银子。”他觉得日子真是太好了。
银子羞红了脸,其他孩子也是笑,林桑放心了,孩子们没有排外。
只有小南傻笑着跟在后头:“二十两银子,这能买多少米啊!”他掰着手指算了又算,不敢置信道,“天啊,这都有一二百石了。”
以前说起粮食,都是论斗算。论石是他认知的极致。
他沉浸在想象中,林桑听了不禁回头看了一眼,这孩子才十五六,谁教过他吗,算术还挺灵光。但现在赶紧做饭是正经,孩子们一定饿坏了,其实她也饿,做麦虾就是图它营养又方便。
第25章 这能买多少米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