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1章 道观的发现!他们已经改姓了……[1/2页]

哥们,你警神啊?家里挂满一等功 浮云聚缈万里青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赵崇魁等人先回去了,
      萧逸有些挫败地,坐在了地上。
      挫败啊,史诗级的挫败啊!
      一时间萧逸都有些怀疑自己了,自己身怀系统,却连让三个小女孩安息,
      都做不到吗……
      这一刻,萧逸想起了之前李剑生说的话,
      他说,萧逸迟早会学会抽烟的。
      李队还真没说错,现在的他,真的想要抽一根!
      就在这时,
      刚才被问话的那个村民,上前关心道:
      “警官,要不来我家吃饭吧?”
      萧逸摆了摆手:
      “不了,我们所里有食堂。”
      随后,他向村民问道:
      “你们这个东荆村,有什么,景点之类的地方吗?”
      “景点?警官是城市人吧?乡下地方哪有景点啊?就算有,那也不如多种点地,谁会去逛呢?”
      村民哈哈笑了起来。
      随后,他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一般,一拍脑袋:
      “我们村里有一个清朝的道观,不知道算不算,你可以去那转转。”
      “好,谢谢老乡了。”
      萧逸踏上雪地,回想着刚才村民的指路,萧逸很快见到了所说的道观。
      这个道观偏于村子的一隅,看起来十分不起眼。
      但红墙绿瓦,屋檐翘起如飞鸟,再加上墙面斑驳透着历史的厚重感,
      整体看起来十分舒服。
      萧逸毫不犹豫地踏了进去。
      院落小巧而整洁,入口处是一座青石牌坊,上面刻着“长春观”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
      尽管没有名山大川的雄伟气势,却自有一股独特的古朴和幽静,仿佛时光在这里停滞了一般。
      道观里有俩道士,他们也知道萧逸是警察,笑呵呵地跟萧逸打了招呼。
      萧逸漫步在道观里,眼神不时扫过院内的景致。
      几棵老槐树静静伫立在角落,枝干盘旋如龙爪,似乎在诉说着它们百年的历史。
      墙边是一口古井,井沿磨损严重,显然经历了数代人的岁月。
      一阵微风拂过,道观里悬挂的风铃发出清脆的叮当声,为这里平添几分禅意。
      他在道观里走走停停,百无聊赖地消磨着时间。
      身为刑警,长时间没有突破进展让他不免感到懊恼,但案情的复杂性却又使他不得不暂时停下思考,
      放松片刻,
      他抬头望着半旧的匾额,深吸一口气,准备趁现在还没完全天黑,
      继续在村里寻找新线索。
      就在这时,他的目光被一块立在角落的石碑吸引住了。
      这块石碑高不过一米五,但石材坚硬,
      表面布满了岁月侵蚀的痕迹。
      碑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字,
      最上方用隶书写着“乾隆三十六年重修长春观功德碑”,
      下面则是一列列姓名和捐款数额。
      看来这是功德碑了。
      萧逸在心中默念,对于历史他还是挺有兴趣的,
      他忍不住向前一步,仔细端详了起来。
      这种碑文,在许多历史悠久的宗教场所并不少见,通常是为了记录当年的捐献者,以示纪念和感恩。
      但当他的目光扫过那些捐款者的姓名时,却忽然停了下来。
      上面记录的全是降县常见的姓氏,
      “李”“王”“梅”……
      这些姓氏在当地村落广为流传,并不稀奇。
      然而,当萧逸的视线移到碑文的中间时,
      一个不太常见的姓氏映入了他的眼帘,
      吉!
      他呼吸一滞,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这块碑文虽然陈旧,但分明清晰地刻着“吉姓某某捐银三两”的字样!
      这块功德碑竟然提供了关键的佐证!
      它证明了,吉姓的确在这个村子的历史中存在。
      即便如今的吉姓家族已经变得稀少甚至分散,
      但在乾隆年间,东荆村确确实实有过吉姓的分

第31章 道观的发现!他们已经改姓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