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朝政之事,我作为女眷不能多与你提起,今夜言止于此。那件事还是不要与陛下提起。”
      “我可不会轻易放弃,明日召集他们几个商议完事,我就去找皇爷爷说说去。”周乾几下扒完饭,将碗筷直接丢在桌上。
      见她扶着肚子站起来,周乾走过去扶着她道:“这件事不做,我总是不能舒心的,开弓没有回头箭。”
      “那我算是白跟你说了。”徐妙锦坐在床榻边无奈道:“殿下想好了,自己做主就好,但是,不要再与陛下起任何语言冲突。”
      第二日。
      夏原吉,杨士奇,赵理,陈江正和杨荣,解缙入了文华殿,拜下,却看到忙着勾画的周乾,众人不解。
      解缙本想说些什么,可看到周乾如此入神,反而不再好打扰。
      “都来了?坐吧。”周乾朝着他们几个一笑:“叫你们来,还是之前本宫问的那件事,内阁。”
      “本宫与陛下商议,这内阁就在文华殿设,仅此而已,你们愿意跟着本宫干这事,就干,不愿意的,本宫也不勉强的。”
      周乾将话说的十分明显,解缙是翰林院的,若他不愿意,自然也可以不来文华殿。
      只见杨荣道:“回太子殿下,杨生不论如何,都愿意支持殿下,所以杨生愿意。”
      夏原吉一直都是周乾最忠实,最坚定的追随者,笑道:“殿下,这件事呢您是不用问臣的,臣的答案与杨兄的一模一样。”
      杨士奇和解缙心里下意识的就咯噔一下,都看了夏原吉和杨荣一眼。
      只见周乾继续道:“其实你们也不必紧张,就是想把你们这些人,拉起来做个培养,培养你们的政事敏锐和国策嗅觉。”
      他们几个想了想,都道:“太子所言此事,我等皆认同。”
      内阁这种意思,他们都是能够明白的,但是真要是做起来,他们跟着处理政务,会不会有些太过于不妥。
      这才是他们最担心的事,但是看到周乾如此坦然笃定,又都纷纷安心。
      “好,那就在文华殿试试,放心放心,本宫今后都给你们管饭,夏原吉事情多,可以有空了来。
      至于解缙,你不是在翰林院跟着其他人编纂关于民刊月册的事情吗,这件事你就好好忙。
      杨荣,杨士奇,你们早晨在这里好好的跟着本宫,其他时间,你们两回国子监去好好的读书。”
      “是,太子殿下。”
      解缙想了想道:“既然太子打算在文华殿设小内阁,就应该制定些规章制度出来,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
      杨荣也道:“太子殿下,最好是能够立出来个大致,毕竟很多事,我们提出的意见不同,那样的话,大家便会起争执。
      意见不和,只怕会更加的在一件事纠缠,办事效率也会不高。”
      周乾道:“哦,你们不必担心,其实送到文华殿的都是小奏疏,你们只管大胆的提意见,将意见写在纸条上交给本宫。
      本宫到时候选用谁的意见,本宫说了算。但是规章制度,本宫是肯定要制定的。”
      杨荣和杨士奇虽然没有在翰林院待过,但是做事的眼光,以及意见都是很不错的。
      这一点从他们几个人说话做事就可以看的出来。
      随后,才是郑和。
      “郑和,今后你每日过来,本宫就会问问你关于海洋之事,本宫让道衍去给你收集沿海出海经验和书籍,过些日子他回来,你好好的琢磨。”
    &nb

271.无功而返[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