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他挑了一些手脚利落轻快的年轻人,让他们负责有稻田虾的几亩地收割,速度不用快,但要求下脚要轻要小心,保护稻田里的虾。
他们穿上柳沐恩给的橡胶连体裤,小心翼翼的走在稻田中,这些可金贵着呢。
商业街的油焖虾、蒜蓉虾还有清蒸大虾每天都是限量供应,一位难求。
本来是有大中小三个价位,但是从开业起除了大份,中分和小份都没人点过。接下来她不仅要继续养虾还要加入大闸蟹,家园农场的大闸蟹池塘都快装不下了。
金秋时节正是蟹肉肥美的时候,商业街下个月的会员月刊中,清蒸大闸蟹、香辣蟹、生腌蟹已经跃然纸上了。
将来这150亩的田地会有130亩都是虾、大闸蟹、甲鱼的天下。
男人们在田地中挥汗如雨,食堂的员工也没有闲着,熬好冰镇的酸梅汤、绿豆汤一趟趟的运送过来,自从柳沐恩把制冰的方法教给他们后,炎热夏季的冰饮就再没断过。
收割好的稻子被一趟趟的送往晒谷场,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次的亩产一定不会低,但是最后的数字没有出来之前,人们都还狠急迫的想知道一亩地到底能打多少粮食。
人多力量大,两百多人一天时间就把150亩水稻田收割好了。偌大晒谷场竟然都铺不下,估计需要分三到四批晾晒。
经过一连几天的暴晒,第一批水稻晾晒完毕了,柳安平带着人在有条不紊的工作着,有人在用石碾反复碾压脱壳,有人扫稻、扬稻,最后清理好的稻子一袋袋的装好扎起来,过称送进社区居委会旁的粮仓。
这半个月柳安平都在做这一件事情,终于在所有的粮食都称重进仓后,把几天的数值一加,柳安平的双眼瞪的大大的,反复说道:“你没算错吧,你再算一遍。”
“安平爷爷,没错的就是二十一万斤,划下来一亩地1400斤。”柳沐言和吴雄这几天一直在负责统计。
“老天爷啊,”柳安平老泪纵横:“要是早有这样的收成,能少死多少人啊。”他们苍云国最好收成的水稻也不过亩产600斤左右,这是直接翻起了一倍还不止。
围观的居民简直都不敢相信,掏掏耳朵又问了一遍“沐言啊,我没听错吧,你再说说到底是多少?”
“你们没听错,就是一亩地打了1400斤稻子。”柳沐言很认真的又重复了一遍。
顿时百姓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开来了,片刻之后,吴风走到人群前,拍了拍手:“静一静,大家静一静,安平叔之前恩儿让你做的记录你都整理好了吗?”
“整理好了。”柳安平说着从斜挎包中拿出一个本子,边翻边指给吴风看:“你看,这是从种秧那天开始,种植的方法、插秧的注意事项,还有沐恩给我的育苗方法,我都写清楚了。”
“行,你再把今天的亩产和总产值都记录在上面,我下午就给衙门送过去,眼看又可以种冬季稻了,如果可以推广出去的话,咱们幸福里可是功德一件。”吴风催促道。
“好嘞,先让他们看,实在不行咱们也可以让安平爷爷选一些人,进村指导。”柳沐恩在一旁交代道。
第65章 大丰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