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3章 被采访的一天[1/2页]

四合院:我不是何雨柱 日日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杨厂长的办公室。
      率先走进来的正是杨厂长的吴秘书,在他身后是一个高高大大的年轻人。
      这人一看就是记者,当然除了是因为吴秘书喊过这句话,还因为年轻人脖子上挂着照相机。
      毕竟这年头除了记者没几个会带着照相机的。
      记者进门后就把目光对准了杨厂长,然后主动的上前伸出右手说道:“你好,我是北平日报记者:沈百万,还请杨厂长您能多多支持我的工作。”
      杨厂长也赶紧起身说道:“欢迎沈百万记者同志来这里采访,我们厂一定全力配合好您的工作,有什么需要的尽管说,我和你们主编是老战友,你不用跟我客气。”
      刘明站在一旁看着,这双方握手和说话的全过程。
      这是看人识人的关键,因为第一印象很重要。每个人的经验和直觉都是很重要的,一般情况下的准确率都很高。
      他仔细的观察双方握手的细节,通过握手的细节,他得知这两人都是自信和强势的个性,在握手过程中其实有了一番“切磋”,虽然双方手掌垂直地有力地结束,在旁人看来,这看似对方相互尊重且和谐。
      其实只不过是暂时的表象,这更像是摊牌,在等待对方的出招。
      两人寒暄过后,杨厂长转过身把刘明介绍给沈记者:“沈记者我给你介绍一下,这就是《青春中国》的作者,也是我们厂大家公认的大厨刘明,工人同志们都很喜欢他做的饭菜,只要是他做饭,每次都是被吃的一滴不剩。”
      沈百万显然是在来之前就做了功课的,立马客气的上前伸出手说道:“久仰刘明同志的大名了,今天要麻烦你了,当然也请你要如实的回答问题。”
      刘明也伸出右手说道:“欢迎沈记者,你有什么问题都尽管问,我一定知无不言。”
      他在已知沈记者的性格后,当然可以很好的化解了,他很客气的把手心朝上并做向前插的动作,这一般代表着服从和示好。
      不过他是被采访者,也就是主随客便的原则下,代表对来宾的欢迎,并不一定代表是弱势的一方。
      沈百万显然不是一个愿意多客套的人,见到了今天的主角后,他就想立刻开始今天的采访。
      沈记者转身跟杨厂长说道:“杨厂长,既然我们已经见面了,那我就不打扰你工作了,就让刘明同志带着去厂里随便转转就好。”
      这是让杨厂长没想到,也让提前准备的好茶和其他准备都白费了,不过他还是笑呵呵的送走了两人。
      两人走出厂办公大楼后,刘明作为‘主人公当然要问他想去哪里。
      沈记者想都没想就说道:“其实我想看看日常你是如何工作的,然后再问些你写诗的灵感和创意,至于参观工厂,还是完成采访完你之后再安排吧。”
      刘明点了点头,领着他朝着食堂的厨房走去,他们这一路自然被很多人看到,一旁的工人立刻开始了窃窃私语起来。
      “哎,你们看见了吗?‘何师傅跟一个记者走在一起,那是不是要采访他呀?可他刚刚不是被抓了吗?”
      旁边的人立刻说道:“我看,八成是误会,‘何师傅可是一直被厂长表扬的典型,应该是厂长找‘何师傅有事,结果被保卫科那几个毛头小伙给弄错了,他们那几个嘴上没毛的,办事肯定不牢靠。”
      其他人也都点点头,这个时代的人们的观念里,大家还都认为只要是能被记者采访的人,那大概率就不会是坏人。
      因为大家普遍都认为能被采访的不是劳模,那就得是战斗英雄啥的,一般人是很难上报纸的,就连厂长想上个报纸,那也是很难的。
      刘明还不知道,在这短短的一段时间里,他的评价从‘食堂大师傅跌落到食堂的硕鼠,然后又升上了天堂,现在大家对他的评价又变成了‘一个好人,是一个任劳任怨的好同志。
      不过就算是刘明知道后,也只会笑着说句|:“乌合之众,只会人云亦云,从不动脑子的人,不值得他的在意。”
      刘明和沈百万两人来到后厨时,这里静悄悄的只能听见工作的声音,因为大家都在担心会被‘何师傅给供出来。
      就在大家的担心时,刘明回来了,而且不光自己回来了,还带着一个记者同志。
      这下大家原本紧张的神情,一下就放

第23章 被采访的一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