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尹大山他们忙乎着找水泥材料和挖野菜,山民各家一门心思平整土地,开凿石块,准备建房子的时候,外面的世界也随着春日的临近,开启新一年的变化。
作为一个刚建立十五六年的新朝,整个国家的姿态都是盎然向上的。活力十足,包容性强,既得利益阶级尚未稳固,武人的地位依旧相对较高,对于规矩礼仪等,还不会太过死板,在这样的情况下,各种事情都相较更容易办。就是这时候,田守开来叫尹大山他们去办户籍。
一家子随着田黎田守明去县里,这次他们的驴终于又派上用场了,驴身上两个框,一个框里一娃,田杨平田杨安看着尹雷的造型,站在后面偷偷笑,尹雷假装看不见。终于,一行七人一驴就这样出发了,走出了田家的范围,尹雷松了一口气,田黎看他这样,隐隐的面带笑意。
到了县里,尹大山以为还要找找人,结果田黎直接带着他们去了县衙办户籍的那里,直接办完了,这次灵灵跟着他姓,他们在在家最开始商量的就叫田灵,不过尹雷想了想他们发现的药泉和灵灵的牵连,提议叫怀夕,这是中药名,不仅比较好听还有一定的意义。
说回这会儿,他们拿着新办完的户籍,人家告诉他们如果有地,因为山里的地一般只能算是薄地,不收税!
不收税?这事儿可不小啊!古代的苛捐杂税可不轻松。再说了,就是再怎么样的太平盛世,这税赋也不会低。他们这样不交税的日子过惯了,猛地再让他们去交税,怎么能习惯的过来?再说了,这山民猎户的也没法子交税,除了人头税,哪一个算的准?怎么估定数?除了这个还有每年的力役,也都是麻烦事儿,年年都有人因为这个死,他们当然不愿意?
可若是不收税,那就不一样了,别的不说,好歹他们能有户籍了,万一有个走远路的需要,也不至于走不出去,不至于被当成流民抓了。那算起来就是好处比坏处多,自然是划算的。
几人心里都美滋滋的,走出县衙,尹大山寻思着请田家三人去酒楼搓一顿,刚说出口就被拒绝了,准确来说也不是完全拒绝,只听田黎道:“酒楼就不用了,浪费钱不说,东西还没你家做的好吃。”
好的,尹大山王丹表示明白了,“那行,不在这里咱们回去庆祝一下,我们请客,你们点菜,话说田叔你们还没去过我家串门,这次正好来玩一玩。”
田黎也爽朗的应了,“行啊。”
几人分开在县里采购,尹大山他们转了一圈,什么都没买到,几人又汇合往回走。
尹大山很好奇办户籍的事,路上就开始问田黎,“叔,咱们这些山民办户籍直接去办就行吗?”
田黎倒也耐心,“倒也不是,一般没法弄,不过这几年也有机会,你放心,你这个没有问题,至于直接去县衙,”田黎看了一眼他,“反正给你办好了,剩下的也不方便细说了。”
尹大山明白了,不该问的不要问。于是他僵硬的转移话题,“叔,要不你们点点菜?”
田家几人倒也配合他,“呵呵,大山哥,点菜这事等我们回去问问老爷子,他喜欢干这事。”
&nb
第129章户籍办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