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对2、4号样品与27号样品的ftir图像说明,该影响与ts材料的表面功能化修饰无关,从24号到28号样品的实验数据都可以删去。。。”
将几张a4纸揉成一团,扔进了墙角的垃圾桶里,林司在纸上写下了两行公式。
【di={k2cme\/(2dμ)}·(2pw\/ρw)】
【vi=(2pw\/ρw)n】
看着这两行公式,林司的嘴角翘起一丝得意的弧度。
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让他深入研究碳纳米管对基体材料的影响,或许不在他的专业范围之内,但如果只是让他从ftir图像上挖掘数据,利用数学工具分析其中的规律,还是能做到的。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窗外的天色渐渐黯淡了下来。
整个一下午的时间,林司完成了对数据的初步整理,并且照着论文里的思路,创立了一套新的模板。
其中包含了多个样本中ts材料对波特兰水泥水化反应速度、反应温度、样品力学性能、ftir特征峰区域等等参数,以及特定参数之间的影响关系。
随着第一个模板的建立,原本复杂的难题,就如同拨云见日一样,难度下降了一个层级。林司靠在了椅子上,伸了个懒腰。
盯着屏幕中打开的matlab界面,他的瞳孔中重新燃烧起强烈的战意。
下一步,他将用代码,将这套模型编译成程序!
再借助计算机的力量,挖掘那埋藏在那“看不见”的数据!
仿佛找回了曾经巅峰时期学习时的状态,整整三天的时间,林司都维持着图书馆、寝室两点一线的生活。
除了吃饭的时候按时出现在食堂之外,这种规律的生活几乎没有任何改变。
然而即便是这样,截止到第二天的傍晚,林司也只完成了第二套模型的建立,刚刚用迭代算法得出ts材料在掺入到波特兰水泥时,对各龄期水化反应温度影响的递变规律。
其中还有三个未知参量需要计算。
从整体进行评估的话,林司只将这个工作完成到了60%到70%的样子。
不过已经到了这一步,剩下的工作都很容易了,仅仅是不断地计算,以及再计算!
五点半,林司扔下笔在桌上,去了食堂。
走在路上的时候,想了想,给谢波打了个电话过去。
电话刚一接通,那头便传来急切的声音。
“进度怎么样了?”
林司揉了眉心,回答道。
“再给我一天的时间,就可以搞定了。”
林司现在要一边建立模型一边用计算机写程序和用sas制作图表,差不多算是一个人做两个人的活儿,多少有些分身暇术。
想到这里,林司心中忍不住感慨。
果然还是缺个打杂的助手啊。
“。。。你到底行不行。”
谢波的语气充满了怀疑。
他倒不是怀疑林司在计算机领域的实力,毕竟可是有着acm世界冠军的名头在。
然而计算机编程的实力,并不能与其它领域的科研能力直接等价换算,很多人搞了一辈子计算机编程,实力炉火纯青,但一辈子的成绩却只是止步在这一个领域而已。
虽然这没什么,毕竟术业有专攻,并不是所有人都属于应用人才。
但在这个节骨眼上,他可不希望看到林司突
第131章 要出大事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