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赵年看着对面恐慌不断的辽东难民,有些无语道:“这不是典型地自己吓自己嘛!”
“你们这又是干什么?”赵年指着那些严阵以待的士兵问道。
伍长苦笑一声:“大人,我们可是押送粮食的,要是对面那些难民脑子一热冲上来,抢了粮食,我们可担不起这个责任。”
赵年点了点头,想了想,再次亮出镇北将军府的腰牌:“去和你们押粮官说一下,派一队人驱赶这些难民南下,重新返回辽东,就说是镇北将军府的命令。”
伍长见到腰牌,顿时肃然起敬,行了一个军礼后,向不远处的人群小跑而去,在一名身材壮硕,手杵谅刀的汉子面前,把禀告了赵年的言语。
那名汉子听完之后,并没有立即执行,而是走到赵年面前,用警惕的眼神,恭敬询问道:“这位大人,不知您在将军府身居何职,可有军令?”
赵年看着神情警惕的汉子,这才想起,谅州军铁律中有一条,无军令,任何人都不得越界命令士兵。
也就是说,即便是赵嚣这个镇北王,在路上碰到一队士兵,没有军令也调动不了这队士兵。
谅州军只认军令,不认人。
这与大秦军令,无虎符,不能调动军队是属于一脉相传的。
赵年笑了笑,摇头道:“没有军令,不过您可以把我刚才的话,当成建议。”
汉子听到赵年没有军令后,隐蔽地对士兵打了个手势,然后再问道:“大人,可否把镇北将军府的腰牌给我看一看?”
此时已经有士兵张弓搭箭对准了赵年。
赵年自然是看到了,他苦笑一声,摘下腰牌递了过去。
自己这是纯属自找麻烦了。
那名汉子恭敬地接过腰牌,仔细查看过后,又叫来几名将士一起查看,共同确认无误后,这才把腰牌重新递回给赵年道:“大人,腰牌无误,谅州军律,无军令,不得擅自插手军队,希望您谨记,免得遇上一些不认识的将军府腰牌的将士,惹来不必要的麻烦。您刚才的建议,属下会与属下商量过后,会酌情采纳的。”
赵年对于汉子看似提醒,实则警告的言语,倒是没有什么不悦。
一支军队能不能打,看得就是军纪是否严明。
赵年接过腰牌回道:“好的,谢谢提醒,我会注意的。”
汉子对赵年行了个军礼,随即就退了下去,那些对着赵年的弓箭也很自然地转向了难民所在的方向。
汉子回去后与几名心腹属下聚在一起商量了一下,采纳了赵年的建议。
大约十多骑士兵,脱离队伍,挥舞着谅刀,开启驱赶那些因为惊恐而到处乱窜的难民,让他们南下。
而难民们因为有人带头南下,一下就形成了羊群效应,呼啦啦地跟着转向南方。
赵年之所以让这些难民南下,重返辽东,是因为这些难民能给辽东造成混乱,让辽东没那么多精力来分析谅州军的真实意图。
同时,他也能跟着这些难民南下。
难民里鱼龙混杂,说不定能碰到逃出来的项氏族人,因此找到青鸟。
想到这里,赵年不再停留,直接脱离谅州运粮队伍,混入了难民当中。
第67章 离开与南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