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从哲等大臣受了朱由校的挤兑不但不敢反驳,还被拉着一起练了小半天,直到申时末才被允许离开。
这些内阁大臣们年纪都不小了,多年来养尊处优,喝口茶都有人递到手里,哪里受过这样的罪。
一经飞行,他们就立刻坐着轿子各回各府。
方从哲回到府上,连晚膳都没有力气吃,正准备沐浴后躺在床上好好恢复元气,管家就来敲门,大兴来信了。
大兴位于京郊,方从哲的祖宅就在大兴,他的老母亲和家里其他兄弟子侄也都在大兴祖宅。
每旬逢五这一日,无论有事没事,大兴祖宅会传信过来。
可今天是初八,前几天方从哲才收到大兴的信,这才三天又有信来,“出事了!”
方从哲这句话的语气很是笃定。
他没有猜错。
“瘟疫?怎么会发瘟疫?”
管家欲言又止,犹犹豫豫道出了心里话,“大人!大兴过去就是安顺,那里前不久遭遇了洪灾,久涝成疫,会不会是从安顺传过来的?”
管家能想到的,方从哲自然也想到了。
神宗皇帝驾崩后,为了防止东林党振兴,齐楚浙党一同把上奏东林党所在地区灾情的折子都拦住了。
大明每年死于天灾人祸的人不知凡几,东林党大臣家里有父有母,若是这些老人罹难了,按制这些东林党大臣就必须在老家守孝。
回家守孝就意味着要辞官。
为了清除在朝的东林党,齐楚浙党同心协力,在神宗面前哭穷,挤掉了大批的东林党大臣。
神宗皇帝驾崩后,东林党大臣也反应过来,展开了一系列报复行动。
杨涟等人一向秉持着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他们哄着光宗皇帝掏空了国库内帑,也是为了阻止救济齐楚浙等地救灾。
方从哲的祖宅在京郊大兴,离京城近,粮食储备充足,又养了大批家奴,方从哲以为即便附近县城闹洪灾也不会影响到大兴。
哪里防备到还有疫病发生。
方从哲的老母亲一直生活在大兴,老人家年纪大了,身子骨又弱,若是顶不住走了,那方从哲就只能留家守孝。
若方从哲守孝,那他首辅的位置还没坐热就会易主。
方从哲想到了这点,立刻吩咐道:“替我更衣,我要进宫面圣。”
跟方从哲一样,帝京许多大臣都收到了老家的来信。
齐楚浙党和东林党都一样。
不同的是,其中一些大臣老家并没有闹洪灾,没想到他们躲过了洪涝的侵袭,却被瘟疫猝不及防地笼罩在了家人的头顶。
不能让老家出事,老祖宗出事,他们就得守孝。
守孝就等于罢官。
罢官是不可能罢官的。
不分党派,大臣们可都是孝子贤孙,谁愿意家里的老人孩子出事。
接到信的大臣们火急火燎地往皇城跑,却都被挡在了宫门口。
皇城的宫门每天酉时正准时关闭,宫门的钥匙都会交给司钥长掌管。
没有得到陛下传召,或者是紧急军报,天王老子来了也不能随便开城门。
申时末刚刚分开的大臣们又齐聚在了宫门口,可惜他们到的时候酉时正已过,宫门紧锁。
&n
第55章 孝子贤孙[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