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
朱由校坐在龙椅宝座上,认真地看着手里的奏折,他面前的御桌上还堆着两摞。
一摞是先帝已经批阅过的,一摞是没有批示的。
朱由校正在看的是户部尚书汪应蛟提请加征农民赋税的奏折。
记忆里,先帝登基不过短短十天,就在大臣的怂恿下,罢免了全国所有的矿税。
国库本就空虚,矿税一免更是雪上加霜。
没有银子,别的事都能缓一缓,等着矿税银子发军饷的边关将士却等不了。
大明九大边关,大大小小的战事一直断断续续,不曾停止。
军饷未发,将士们饭都吃不饱哪里有力气打仗。
战事失利的军报频频传到先帝跟前。
先帝着急,唯一办法,就是自掏腰包给犒劳边关将士。
这一掏就是两百万两银子,连五千两的路费都是从内帑取出来的。
国库空虚,皇帝自己的小金库也被掏了个底朝天,无奈之下,户部尚书汪应蛟提出了加征农民赋税。
眼前奏折上,朱笔写着两个字:准奏!
字迹清晰,笔锋却虚软无力。
朱由校不用猜也知道,一定是司礼监秉笔太监的杰作。
“皇爷!魏公公回来了。”
王德发走进殿内禀报。
朱由校丢下奏折,拿起一旁的刻刀和木头继续雕刻起来。
刻刀初级任务完成后,就激活了刻刀二级任务,可以雕刻两种不同的木偶。
经过深思熟虑,朱由校不打算继续雕刻锦衣卫了。
看了刚刚的奏折,朱由校更加确定了这个决定。
方从哲等大臣进来的时候,看见朱由校坐在御桌后,拿着刻刀在雕一匹木马。
看着这个时候还不忘雕刻的朱由校,无论是浙党楚党,还是东林党,所有大臣的心里想法空前一致。
小皇帝果然还是那个沉迷木工的孩子,之前发生的一切,都是魏忠贤主导的。
魏忠贤和王德发一左一右站在御桌前唱诺:“跪!”
“叩见陛下!陛下万岁金安!”
大臣们整整齐齐地跪了一地,朱由校没叫起,他们就安安静静地伏在那里,不敢起身。
朱由校打量了殿内群臣一眼,左右两边排前跪着的都是两鬓斑白的老臣,“平身!”
群臣起身躬立两旁,低头垂目。
作出一副恭顺模样。
朱由校侧目,向站在御桌左侧侍候的魏忠贤示意。
魏忠贤转身正对殿中群臣,“先帝突然驾崩,陛下心中哀痛。但,国不可一日无君。故着各位大臣即刻准备,午时于奉天殿登基。”
群臣惊愕。
午时登基,这跟他们之前议定的时间不一样啊!
浙党等地方党派的大臣们都看向方从哲,方从哲低眉敛目,目不斜视。
杨涟刚刚才被左光斗等人痛骂,东林党自然无人反对。
左光斗和徐养量、张问达、范济世几人更是激动地看向了魏忠贤,这个魏忠贤还很有几分见识嘛!
大家都无视朱由校的存在,朱由校也不想现在就受他们关注,早早就把要说的话教了魏忠贤。
魏忠贤不负朱由校的重托,一字不漏地照本宣科,“陛下说了,事
第26章 没银子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