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和赵云五人,是蜀国的五虎上将,赵云排名最末。
      虽赵云的军功并不显赫,但世人却最是偏爱他。
      因为从他在长阪坡,独自勇救少主;从他一直承担保护刘备安全的责任,对刘备不离不弃;
      从他进攻汉中时设空营计,使得曹军战败而归。
      可以看出赵云不但武力值,以及对刘备的忠义之心,都不弱于关羽和张飞两人;
      而且智力和谋略,更是胜过关羽张飞。
      不仅浑身是胆,而且浑身是智,几乎是天下最为完美的人。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世上绝无仅有,极为完美的人才,却从来没有机会,独自率领军队作战。
      刘备却只是让他做了一辈子的贴身保镖,或者充当后勤。
      就算是带兵打仗也不是主帅,只是配合。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赵云追随时间晚,而且是布衣出身。
      刘备成为蜀主后,即封赏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并一一赐爵赏节钺。
      唯独赵云没有封赏。
      除了门阀制度森严,赵云出身布衣的原因,不受重用外。
      刘备也是希望赵云能够作为自己的贴身保镖,时时刻刻保卫自己安全。
      毕竟,如果刘备任命赵云为显赫权柄,若再想将赵云留在身边保卫安全,就显得不合适了。
      还有一个原因是,赵云对权力没有欲望。
      从他一直默默无闻的保护刘备,没有一点不满和埋怨,可见一斑。
      另外,赵云忠的是天下大义和黎民百姓,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天下安定。
      而刘备的目的是称王称霸。
      由于二人的志向不一致,所以刘备就算是再惜才爱才,也不会让赵云单独领兵和重用。
      怕赵云会选择天下大义,而不会选择成全他的私志。
      从以下两个典故中,可见一斑。
      其一,刘备入住益州后,准备用城中的战利品,封赏各位将士,收买人心。
      而赵云却坚决反对,说应该先救济难民,安定民心。
      其二,刘备称帝后,为报关羽被杀之仇,准备讨伐孙吴。
      赵云却再次持反对态度。
      说应该先征讨曹魏,待消灭曹魏之后,孙权自然难成气候。
      所以,赵云由于为人太过正直,再加上出身布衣,和心中有大义。
      以及不像马超那样出身名门望族,也没有黄忠的显赫战功,同时也不像关羽和张飞是刘备的结拜兄弟。
      才导致混了大半辈子,都是一个排不上号的将军。
      李廷脑子里快速思考着,该如何答复赵云。
      如果拒绝,难免会让赵云离心。
      可如果答应,锦衣卫怎么办?谁率领龙象师,坐镇沈阳?
      因为玄菟郡表面上看,虽很和平安详,但内地里却是暗流涌动。
      无论是公孙度,还是丘力居、轲比能,对玄菟郡都是虎视眈眈。
      李廷断定自己一离开,他们一定会出幺蛾子。
      所以,他不能忽视了大本营。
      这里是根基,容不得有一点闪失,必须要有赵云这样冷静勇猛的大将镇守。
      这家伙还真给自己出了一个难题。
    &nbs

第100章 心存大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