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章 与君共执簪(完)[1/2页]

女配被万千世界宠爱 月银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她语气平和,却字字有力,殿内一时鸦雀无声。
     太后见状,笑着打圆场:“哀家瞧着王妃聪慧得很,墨珩好福气啊。”
     回府的马车上,墨珩捏了捏阮卿卿的脸颊:“方才怎不让本王替你说话?”
     “王爷是王爷,臣妾是臣妾。”
     阮卿卿仰头看他,“臣妾总要自己站稳脚跟,才不算辜负王爷的心意。”
     墨珩心中一暖,将她揽入怀中:“有本王在,你永远不必这般辛苦。”
     日子久了,京中渐渐传开,靖王妃虽出身低微,却极有才干——王府在她打理下井井有条,账目清晰得连户部老吏都挑不出错;
     她还改良了王府的佃户制度,让庄户们秋收时多收了三成粮食。
     连皇帝都对墨珩笑道:“你这王妃,怕是比朝中半数官员都能干。”
     墨珩只是淡淡一笑:“她是本王的妻,自然是最好的。”
     次年,阮卿卿诞下一对龙凤胎,男孩眉眼如墨珩,女孩笑起来有两个浅浅的梨涡,像极了昭颜。
     墨珩给男孩取名墨昀,女孩取名墨瑶,整日里再忙,也要抽出时间陪孩子们玩半个时辰。
     一日,阮卿卿在书房整理旧物,翻出当年墨珩去江南寻她时穿的那件玄色披风,上面还沾着江南的泥土痕迹。
     “这披风怎么还留着?”她笑着问。
     墨珩从身后抱住她,下巴抵在她发顶:“这是寻回你的凭证,自然要留着。”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有时我会想,若那日你执意不跟我回来,我该怎么办?”
     阮卿卿转过身,踮脚吻了吻他的唇角:“那王爷便该多跑几趟江南,直到把我磨得心软为止。”
     墨珩低笑出声,将她抱得更紧。
     窗外的阳光透过雕花木窗,落在摊开的账册上,落在嬉笑打闹的孩童身上,也落在相拥的两人身上。
     靖王府的岁月,就这样在柴米油盐的琐碎与琴瑟和鸣的温情里,缓缓流淌,成了京中人人称羡的模样。
     第三年春日,京中突发疫病,百姓死伤无数。
     太医院束手无策,朝堂上下人心惶惶。
     阮卿卿看着每日送来的疫情奏报,眉头紧锁。
     她记得幼时在江南,曾见过一位老郎中用艾草熏蒸房屋、苍术煮水防疫,便连夜写下方子,递到墨珩面前:“王爷,或许可以试试这个。”
     墨珩看着方子上的药材,眸色沉凝:“此事非同小可,若出错……”
     “臣妾愿以性命担保。”阮卿卿直视着他,“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一试。”
     墨珩沉默片刻,猛地拍板:“传本王令,按王妃的方子办!”
     三日后,疫情竟真的得到了控制。
     皇帝大悦,破格赏赐昭颜黄金千两,还特许她参与朝政议事。
     议政殿内,阮卿卿是唯一的女子。
     有大臣不满:“女子岂能干预朝政?”
     墨珩却将一份奏折推到众人面前:“这是王妃拟定的赈灾章程,诸位不妨看看。”
     章程里详细写了阮卿卿如何调配粮草、安置灾民、预防疫病复发,条条清晰可行。
     众人看后,竟无一人再反驳。
     散朝后,墨珩牵着阮卿卿的手走出大殿,阳光洒在两人身上,暖意融融。
     “今日多谢王爷。”阮卿卿笑道。
     “该谢的是你。”墨珩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她,“往后,本王想与你并肩而立。”
     那年冬天,阮卿卿诞下第三胎,是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儿,墨珩为她取名墨璃,视若掌上明珠。
     墨璃满月那日,王府张灯结彩,宾客盈门。
     阮卿卿抱着孩子坐在墨珩身侧,听着众人的贺词,忽然瞥见角落里站着一位老妇人——竟是她江南的养母。
     “娘亲!”阮卿卿起身迎上去,眼眶一热。
     养母握着她的手,哽咽道:“好孩子,你如今过得好,娘就放心了。”
     墨珩走上前,对老妇人行了一礼:“岳母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
第2章 与君共执簪(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