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四十一章 周老大的心思[2/2页]

起云山下炒货娘 芭蕉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就连腿脚不便的夏老二都死个挣钱的能手,那篮子卖的也不老少。”
      “石桥村的老赵家的牛车就跟她家包了似的,那天不得跑两趟,前天周氏去隔壁村给人做菜,走过去半个时辰都用不到,还车接车送。真是同人不同命,羡慕不来啊,秋收头里看着她还又黑又受还显老,前两天她和我打招呼咋看着年轻了十岁不止,那脸皮白净的跟快赶上大姑娘了。”
      ……
      夏鱼听了就当没听见,路过时还笑盈盈的婶子长婶子短的和人打招呼。
      到了家见周氏正收拾藤条,收拾完就准备再做会针线活,就去洗洗手。
      夏鱼见了,特意嘱咐了一句,“娘,洗完手后记的擦油。”
      她们家的女人,包括柳氏和夏青青人手一盒擦脸的油,她从县里带回来的,买的还不是便宜货,淡淡的桂花香用过之后皮肤确实细腻了不少。
      这天气越来越凉了,确实需要注意保养。
      人闲天长,闲在家里没事,大家就爱聚在一起一边做活一边聊天,东家长西家短,偶尔菊香婶子也会过来找周氏聊天,两人的关心比以前还好。
      不过几日地上结起起了霜,早上起床朝远处的屋顶一看还以为下雪了呢。
      夏立根是个疼爱妹妹的,知道夏鱼不爱去铺子里,熟悉之后就主动揽了过去,除了隔几日一天的学习铺子基本不用夏鱼管。
      不过她也没闲着,一日见柳氏从地窖里拖出来一个大南瓜做菜吃,打开后南瓜子白白胖胖的特别饱满。周氏没舍得扔放院子里晒着被下夏鱼看了,一时手痒就鼓捣了起来。
      根据记忆里的方子,试验了几回还真做出了熟悉的味道,一直嫌弃自家铺子货品单一的夏鱼就打起来了主意。可葵花子有的卖,南瓜子没人卖啊,如今早过了收获南瓜的季节。
      这个时代又没有反季节蔬菜,正感慨自己下手晚了,隔两日柳氏有从地窖搬出来一个大南瓜。
      夏鱼就起了疑,难道还有很多?问了才知道如今虽然过了南瓜成熟的季节,可这东西顶放,随便放个背阴地十天半月都不会坏,若是放在地窖一两个月没问题。
      南瓜在他们成安县是常见植物,易活高产,随便施点农家肥一颗上面都能结三四个,多的十来个都有。大的能长到七八斤,最受农家喜欢,不敢说家家户户都有存货吧,也差不多了。
      他们村家家户户都会种,有些人家种的多了,吃不完吃吃腻了就喂猪猪都不吃,放到最后都是烂了扔掉。
      附近的村子情况和他们村也差不都。
      夏鱼一听心思就活泛了起来,于是就和家人商量着收些南瓜子回来。
      最开始周氏只是在村子里收购,不要瓜瓤只要晒干的子,还真让周氏说着了,连林大夫家都有其他家更别说了。
      光是村子里就收了五六十斤,不过还是不够,于是就去附近村子收,原以为要走村串巷去好些地方收购呢,还没跑几天她家收购南瓜子的消息就传开了。
      甚至有人打听了亲自送了过来,很快十里八村都知道了,早吃腻歪了与其放着烂掉还不如取出瓜子卖了,多少换两子。
      还有人去铺子里问,后来干脆在铺子门口树了个牌子:高价收购南瓜子。
      三文钱一斤,这价钱绝对算的上高价,大点的南瓜两三个就能出一斤子,如今季节不对,南瓜正上市的时候这些钱都能卖两倍的南瓜了。
      虽然对瓜子的个头有要求,可还是有很多人感兴趣。
      听说有些小孩东家一个西家一个的专门去别人家凑南瓜子,够一斤就央着赶集的大人帮忙卖然后换成糖吃。
      夏鱼就亲眼看见小朋友兜了南瓜子来换了钱,直接买了瓜子爆米花。当然也有换成狼牙土豆的,简直就是以物易物,铜板都没摸一下。
      炒南瓜子出来之后卖的也不贵八文钱一斤,觉得是消磨时间香香嘴的好东西,销路还是不错的。
      就因为收南瓜子一事,夏鱼一家子和村里的关系又好了很多。
      日子一天天的过,周老大已经来回跑了两趟,送来了他专门收来的山货还有玉米馋豆之类的,树上的叶子也落了一地。
      以往从山上回来,远远的看着村子只能看到成片的树林,最多饭点时看个炊烟,如今完全换了个景象,已经能从透过稀疏的枯树枝看到家家户户的低矮房屋。
      空气干冷干冷的,家家户户棉衣上身,出门的次数都少了。
      只有夏鱼还来回奔波于山里和家之间,村里老人说这两日就要降雪,在这之前她要多跑几趟,尽量大雪封山之前捉到足够的长毛兔。
      转眼间顾清柏已经离开一个多月了,可音信全无,说不担心那是假的,若不是偶尔能从他留下的陷阱里捉到一两只猎物,她甚至会怀疑这大山他真的有陪她转过吗?
      那里,亭台楼阁才子佳人,他还是那个他吗?
      可有想起过她?

第一百四十一章 周老大的心思[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