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十五章 卖竹篮[2/2页]

起云山下炒货娘 芭蕉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夏鱼一看,可不,篮子摞在一起好挑,来时盖子都去掉了,如今也没装上,于是赶忙赔罪,“你别急啊,这不是离得远,咱兄妹几人也是才到,还没来得急装呢,蝶羽可是个精巧的东西,来回运送难免磕着碰着,我们将它拆开了。”
      然后指着夏立根道,“看到没我家哥哥碰巧认识大师身边一个打杂的,费劲了心思这才想弄了十来个来卖。你看别人都是几十上百的,我们就拿了十来个,实在是抢手的狠,拿不到更多。哥愣着干啥,赶紧给婶子装一个见识见识啊。婶子我和您将,咱家这蝶羽妙就妙在,可自行拆卸。既可拆了当普通的篮子用,也可以装上用来存放贵重物品。”
      夏立根也机灵,听他妹妹在那吹嘘,虽觉得有些不妥可也不敢拆台,还是配合的拿起盖子重新装了一个,只是到底有些不好意思,脸都红了,这些盖子都是他编的,每一个都反复试过,所以很快就装好了,然后递给夏鱼。
      那妇人果然感兴趣了,这是周边也围了些看稀奇的人,就听有人道,“确实精巧,只是为何叫蝶羽这个名字?”
      夏鱼就等着被人主动提及呢,这可是卖点,于是乐呵呵的给人示范,“您看,这样两边可以上下翻动,是不是像蝴蝶飞舞时扇动的翅膀,听说咱家师傅还特意花重金,寻了一个德高望重的秀才老爷,给起了蝶羽这个名字。这可是独一份的,沾了秀才老爷的福气,用了说不得家里也能出个秀才呢……”
      众人一看,可不是吗,还有人发出了惊叹声,这个年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秀才老爷那可是高高在上的存在。镇上之行,夏鱼发现这大景朝虽然没有特别轻贱商人只准穿棉麻制品,不可着丝绸,可地位也并不是很高。
      这匠人的地位可是比商人更低的,这箩筐类何时有过如此雅致形象的名字,自古都是竹篮背篓的叫着。
      虽也有人质疑这名字是否真是秀才老爷所起,夏鱼只是假装不好意思道,“是不是真的,咱也只是听说,还真不清楚,不过这么有诗意的名字,想来定是学问高超的人起的。”
      众人一想也是,就不在纠结。
      那妇人接过篮子,试了一下见盖子开合都很灵巧,还把自家的东西装了进去,轮到一个散开的布包时,夏鱼眸光一闪果然是件书生长衫。
      那妇人提着篮子走了几步,还特意晃了几下确实没有东西掉出来夏鱼及时提出若怕晃动太大东西掉出来,还可拿两个绳子从缝隙里穿进去,绑在两边。
      那妇人还特意问了两遍盖子的名字,说是回家讲给在县学读书的儿子听,反复念了几遍,直到记熟了了才问价钱。
      夏鱼本来准备卖三文一个的,他哥刚来回来就说那两家同样大小不带盖子的卖两文,如今编了个蝶羽的名称,很是吹嘘了一番被众人看好,如今再说三文就不合适了,就说四文一个。
      然后一番砍价,最终看在她是开张第一单生意的份上,三文卖了。
      那夫人试篮子时,周边就围了不少人,这会一为老婆婆见确实精巧,还不贵,就动了心思,“小姑娘你这篮子确实精巧实用,过两天我要去闺女家,路上不好走,拿它装东西更安全,可这价格……你看,大娘这转了一圈该回家了,手里就剩三个铜板了……能不能,给我也算便宜点?”
      周围有人替她说话,见夏鱼犹豫,有两个夫人就说,要是三文钱一个他们一人要一个,夏鱼装作皱眉深思,最后咬牙同意了。还言明今天头次卖酒来个优惠大酬宾,可下次赶会再来价格就是四文了,让他们多介绍亲朋好友过来。
      见真的三文钱就买了个秀才老爷都相中的篮子,又有两人过来买。一次就买了五个。加上刚才那个婶子卖的,除了装兔子就剩下四个了。剩下的就没那么好卖了,方才这里发生了争吵本就吸引了不少人围观,这才有这么多顾客。
      直到该买的都买了,人群散了,也没人在询问,忙碌的小荷和夏立根这才回过神,小丫头才压着兴奋拉着夏鱼的衣角,低声道,“二姐你真厉害,快数数有多少钱!”
      夏鱼刚才收的铜板都放在右边的口袋里的,如今全掏出来递给小丫头,“自己数去,小心点别给人盯上了。”
      她也是吓唬她的,六个篮子十八文,根本不用数,这点钱还不至于遭贼惦记。结果她哥和妹妹还真的挤在高大的背篓后面,小心翼翼的数了起来,数了一遍又一遍,足足数了五六遍才心满意足。
      又过了一刻钟,剩下的就全部卖完了,也是夏鱼他们也是赶巧了,正好遇见一个村里的几个媳妇一起上街,看着欢喜,本就有心攀比,再加上夏鱼的一张巧嘴,一人买一个,还有两个年轻点的没买到的,约好了下个会再来,让给留着。
      夏鱼满口答应了。
      又等了约莫一刻钟,顾清柏还是没回来,夏鱼打开背篓上的大叶子,看了看情况有些着急了。
      离约定汇合的时间还有大半个时辰,夏鱼不愿意再空等下去。
      就想着自己先去药铺把野菊—花卖了,可放着从未出过远门的兄长妹妹留下又不放心,带他们一起又怕顾清柏回来见不着人着急。
      他们旁那位卖粮食的大娘比较和善,刚才卖篮子时还帮着说过好话,正好夏鱼也准备买点大米白面回家熬粥做馒头,给他爹娘补补身子。
      在哪买都是买,夏鱼准备问问,若是价格合适就买点,然后让她帮忙照看一下兄妹二人,她也可放心离开。
      那大娘一看就是乡下人家的,长着一副老实相,夏鱼刚一打听,她就什么都说了,东西都是她自家产的,卖到粮铺太便宜,就想着自己摆摊试试,实在卖不动再送去粮铺。
      她卖的东西不多,就是一些豆子玉米之类,还有一些大米、白面。夏鱼直接问了问大米和白面的价格,糙米要四文钱一斤,精米七文一斤,白面要五文一斤。
      夏鱼从布袋里抓了一把低头一看,那糙米里有不少稻壳,价格竟然和白面差不多,就提出了疑问。那婆子以为夏鱼质疑她的价格,赶紧解释,她所有的东西都要比铺子里的一斤少上一文,这样的糙米铺子里可是要五文的,白面要六文,精米更贵要八文一斤。
      来的路上正好路过一家粮铺,夏鱼听到铺里的伙计站在门口给人报价,白面六文一斤。看来是没有说谎,夏鱼算了算自己手里的钱,总共拿了两百文,买包子馒头花了七文,刚才又赚了三十文,算下来还剩下两百一十三文,全部买了那是不可能的,因为还要买盐和调料。
      最好能再给她娘抓副安胎药!
      夏鱼想了想,买了三斤精米、六斤白面,一共五十一文,本来是要抹掉那一文的,结果夏鱼没有拿装粮食的布袋,夏鱼软磨硬泡又添了三文,才让老太给腾了一个麻袋一个布袋装买的粮食,算下来就花了五十四文。
      直到此时夏鱼才知道,麻袋便宜,可麻袋缝隙太大只能装米,装面只能用编织相对密实的布袋,虽然只是粗布的还不大并且是旧的,依然很贵,添的钱就是用了买它的,那个不大的麻袋几乎就是白送的。
      还是现代好,一块钱一大把的熟料袋,去买粮食塑料袋压根不要钱。
      好在卖粮食的大娘拍着胸脯表示,绝对会看好夏立根兄妹两,约定好时间,夏鱼这才背着野菊—花离开。

第四十五章 卖竹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