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什么最出名?
      清河酒。
      销量增多,也不知道酒的产量能不能跟上。
      “哎。还是要多种青梅和桑葚。”安荔浓有些不确定的问商周,“把清河酒工业化好不好?”想要批量产量,就必须工业化。
      单靠手工酿酒,产量肯定是跟不上的。
      但如何保证工业生产的口感质量和手工酿制一模一样?甚至要更高一层楼?
      “是个技术问题。”安荔浓挠挠头,既然是技术问题那就交给专业人士解决吧。相信安九爷应该比她更有想法,更有办法。
      自从买了房子后,安荔浓就从招待所里搬了出来。
      虽然房子简陋,还有些破旧,但毕竟是自己家,不管是说话还是做事都比在招待所要方便很多。
      邻居也是好相处的人,知道安荔浓刚搬来不久没有种菜,就给安荔浓送来不少蔬菜。安荔浓也投桃报李,给对方送了一些芒果干和话梅一类的小零食。
      安荔浓拿起一个西红柿啃,一边继续和商周聊天,“九爷爷的酿酒工序太复杂了,必须要改进。”
      如何才能减少酿酒步骤和酿酒工序,却又不改变口感质量?
      这也是个问题。
      还是安九爷这种专业人士才能解决的问题。
      安荔浓不知道,此时在石河村的安九爷正想一巴掌拍死她。酒的销量增加,安九爷的工作量也会随之而增加。
      已经一把年纪的安九爷直骂安荔浓缺德,没心肝。早知道现在这么忙碌,当初他就不会答案安荔浓去当什么清河酒坊的技术顾问了。
      本是想不用花钱买材料就能随心所欲的酿酒。但现在?
      呵呵。
      酿酒,酿酒,酿酒,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只有‘酿酒两个字,
      明明只是个小酒坊,却要具备酒厂的出酒量。
      这是想要累死他?
      如果不是安国邦左劝右劝,如果不是顾敬业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安九爷早就甩手不干了。
      虽然安九爷已经尽可能的把工作安排出去,只剩下一些必须必要的技术工序,但即使这样,安九爷还是累。
      安国邦和顾敬业担心安九爷甩手不干,天天打鸡血炖鸡汤,但安九爷依然像被泼了狗血一般,无精打采,懒洋洋。
      安国邦和顾敬业轮番劝说,各种许诺,安九爷才稍稍恢复精神。不过,安九爷也说了,他想要酿蚂蚁酒,让安国邦帮他准备好材料。
      安国邦一口答应,“好。”只要安九爷安心酿酒,别说几斤蚂蚁,就是几斤蚂蚁蛋安国邦也给找来。
      但是,几斤蚂蚁真的这么好找?
      绝对不好找。
      平时的时候,好像随处都是蚂蚁,随便眼睛一甩就能看到一个蚂蚁窝,但真要找起来却发现蚂蚁好像绝种了一般,没有了。
      接到安荔浓的电话,安国邦就和宝贝女儿吐槽安九爷折腾人。
      真的太折腾了。
      现在安国邦睡下就觉得浑身是蚂蚁在爬,睁开眼睛,是蚂蚁,闭上眼睛,还是蚂蚁。
      几斤蚂蚁?
      安荔浓头皮发麻,然后问老父亲,“找到多少了?”
      “不足两两。”安国邦很挫败,以前觉得石河村有很多蚂蚁,反正就随处可见,一天见三五次都是少的,但是最近几天他用心找却找不到了。
      路边的蚂蚁好像统统藏了起来。
      踏破铁鞋无觅处。
      安荔浓很无语,“爸,你到底知不知道一斤蚂蚁有多少?就是挖一百个蚂蚁窝可能也找不够一斤蚂蚁。”
      安九爷明显是心情不爽为难安国邦。
      不对,安九爷想要为难的应该是她安荔浓,只是因为她不在石河村,暂时子债父还。知道老父亲被自己连累了,安荔浓不好意思的摸摸鼻子,讪讪的笑了笑。
      安国邦担心安荔浓在京市过得不好,而安荔浓担心清河酒坊的出酒量跟不上销售量。
      “不用担心,顾老师很能干。”
      “顾老师?怎么叫顾老师了?”
      原来石河村给大人上课的教室建好了,顾敬业和莫老太等人每天都兢兢业业的教大家认字、写字,还有学习其他的一些日常知识。
      所以,大家也习惯叫他们老是,顾老师、莫老师。
      挂掉电话,安荔浓惆怅,她发现自己想老父亲,想石河村,想那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了......也应该是时候准备回去了。
      喜欢重生之村花的致富路请大家收藏:()重生之村花的致富路手打吧更新速度最快。

252,折腾[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