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101,学过的东西总是有用的[1/2页]

重生之村花的致富路 明景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农民作坊做什么?
      当然是做农民能做、适合做的东西了。
      让没有任何经验的村民去制电器、机械,应该也不现实吧?
      “红薯干?酸菜、咸菜?”几十年后,这些能成为一个企业的主打项目,例如某坛酸菜,就街知巷闻。
      而安荔浓也是酸菜牛肉面的忠实粉丝,加班的好伴侣。
      四叔公摇摇头,“谁家没有?”
      家家户户都会做红薯干、酸菜、咸菜,谁会买?再说,石河村的粮食收成本就不多,而红薯也是主要粮食之一,根本就没有多余的红薯去做红薯干销售。
      “酸菜、咸菜倒是可以考虑,但必须卖到市里、省里,甚至更远的地方去。”但运输成本吓人。
      每年年底,安四叔和安国邦在结算年终收入的时候,都会发散思维的想一想,石河村的致富路到底在哪?
      该如何走,才能让石河村的父老乡亲吃饱穿暖?
      有很多想法,但有更多的限制。
      思来想去,不知不觉安国邦当村长已经很多年,但石河村的致富路还没有探索出来。甚至连尝试的资本都没有积累下来。
      “不是这么容易的。”四叔公叹口气,如果容易,石河村就不会穷了一年又一年。石河村的村长老了一代又一代,石河村的会计也换了一个又一个,但石河村依然贫穷。
      因为穷,石河村的小伙子很难找到合适的媳妇;因为穷,石河村出嫁的姑娘总低人一等......作为土生土长的石河村人,安四叔是真的很希望石河村能富裕起来的。
      安荔浓不好意思的摸摸鼻子,也觉得自己想当然了,没有结合时代的实际。
      安荔浓努力扒拉脑袋,想要找一个适合这个年代又适合石河村的项目。头发都扒掉几根,安荔浓才想起皂。
      这可是小说的必打产品。
      “可以开个黄皂的小作坊?”
      黄皂,在本地叫碱,因为添加了火碱。安荔浓很不喜欢用,因为比较伤手。但在大家眼里,安荔浓就是矫情。
      谁家有皂随便用?
  

101,学过的东西总是有用的[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