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7章 困境与机遇(一)[1/2页]

重生之似水流年 苍山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此时,天已经黑了下来,从哈市到尚北的公路上,只看得见齐大这一辆皇冠,车灯照出两条光柱,晃晃悠悠的跋涉。
      车内,电话里传来嘟嘟的忙音,让齐磊怔在那半晌无言。
      干脆把车停到路边,熄火,开门下车。
      冷风灌进衣领,让齐磊不由得又从后座拉出大衣裹紧。
      口鼻冒着哈气,仿佛一针强心剂,让人不得不保持清醒。
      齐磊就靠在车门边上发呆,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刚刚,当小马哥说到微软二选一的时候,他只是本能地用后世法则套用,本能地说出那些话。
      可是后来一想,这事儿对小马哥不公平,也远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
      而且,当下毕竟不是后世,其中又有多少变数,谁也说不清。
      所以,他又马上改口。可是没想到,小马哥答应的那么痛快。
      虽然也有犹豫,亦有思考,可是挣扎之后的结果依旧让齐磊有些意外。
      现在的企鹅虽然不似后世,宛若帝国。可也不是小作坊了,做出这么大的牺牲,损失得有多大?
      做为决策者,真的不那么容易拍板。
      就像,如果老秦让三石做出断臂一般的牺牲,齐磊会答应吗?
      会!因为齐磊干过。
      但是,齐磊会哭。
      上次棒子国借actoz的事儿发难,齐磊就做好了这种准备。
      可是,他也真哭了啊!
      哭的牛排都是苦的,那种味道至今尤新。
      “嚓!!女装大佬站起来了?”
      齐磊突然想来根儿烟,可惜他从不抽烟,身上自然不会常备。
      身前隔着伴随公路延伸的杨树,便是白雪皑皑的大地,即便无月的夜晚,借着雪地的荧光,亦能看出好远,能看到远处隐隐闪着灯火的村庄。
      要是有根烟,其实挺应景的。
      其实,小马哥不需要这么做。
      至少现在,做为一个商人,管好自己那摊子事儿,把一个行业吃稳、吃透便是最大的成功。
      什么家国大事、产业未来,亦不是企鹅应该去思考的问题。
      这个年代,大多数大企业的思维亦和平头百姓一样,那些都离我们很远,挣咱们的小钱,过咱们的小日子,安分守己便是对祖国最大的支持了,最多就是多纳税呗。
      人家从国资脱胎的畅想都一门心思搞盈利,你们连实业都没有,瞎琢磨什么啊?
      但是,此时此刻,也只有少数人,还有齐磊这个重生者才知道,这是最大的错误,而时间会证明一切。
      在中国做商人,和在西方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改革开放的口号就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去带动其它人后富。”
      从国家到政党,基调就是人民,而非资本!
      只管赚大钱,不管其它,是不现实的。
      富上加富还不承担社会责任?也是不可能的。
      “一切向钱看”在西方可以,可在中国不行。
      只管发财、两耳不闻窗外事?那是小民之安,而非大商之谋。
      社会责任、大国之思,本身就是中国企业家除了生产成本、材料成本、时间成本之外,要额外负担的一项重要成本。
      在2000年,这样的定调可能不显著,那是因为中国还没富起来、
      可是二十年后。这项成本就是任何一个中国大商必须要去承担,要去思考的问题。
      谁试图逃避,谁就要被唾弃,淘汰!
      除非你想捞个十几年就离场跑路,像潘某某一样。
      否则,就得去想,去担责任!
      也许这就是中国大商和西方资本最大的区别吧!
      这可能是齐磊重生之前和重生之后,悟出的最大的一个道理:起码屁股不能歪。
      可是,齐磊无限感慨的是,他不光一个人的不歪,还能带动小马哥坐正。
      确实有点成就感上来了。
      嚓!整根烟呗?
      正想着,身后两道刺目的车灯照过来,打破了蛋疼的思索。
      齐磊眯眼看过去,一阵眩目。
      直到灯光晃晃悠悠地走近,这才看清是辆空载的挂车。
      更让齐磊摸不着头脑的是,挂车不是擦身而过,而是在前方十几米停了下来。
      主副驾驶跳下来两个汉子,歪带着皮帽子,双手抄进袖管儿,小跑着冲过来。
      齐磊瞬间有点紧张,全身都绷紧了。
      这荒郊野地的,还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下意识摸向车门,就想上车跑。
      结果,就在齐磊即将拉开车门的一刹那,两个汉子开口了,“咋地了老弟?抛锚,还是误住(陷车)了?”
      齐磊一愣,就见副驾驶那大哥已经绕到靠路边一侧,“没掉勾里啊?”
      主驾大哥则是缩着脖子,挡着寒风,“既然没掉沟里,就是车子有毛病呗?”
      否则,谁大冷天站在大野地里喝西北风?
      看着齐磊,“啥毛病啊?”
      齐磊一下心安,原来是遇到热心肠了。
      赶紧解释:“没事儿,大哥!开累了,透透气。”
      两汉子一听,登时有点来气,呵斥道:“这特么大野地的,你透个啥气?还以为车扔这儿了呢!”
      黑灯下火的,就隐隐约约看齐磊是个小年轻,“这岁数小就是不靠谱,净瞎整!”
      被人好顿数落,齐磊也不生气,东北人就这样儿,好话不得好听,就跟要骂人似的。
      此时,大哥还有点不放心,“真没事儿啊?”
      “你别害怕,不是劫道儿的!”
      “俺们就瞅你路边停着,要抛锚了,我就帮你瞅瞅,整不明白把你拉前面镇子去。这大冷天,一会儿冻硬个屁的了!”
      齐磊赶紧上车,打着火证明给大哥看,“真没事儿,谢谢啊,大哥!”
      结果,车里的头灯一亮,齐磊那张脸看的清清楚楚。
      主驾这边的大哥一愣,“瞅你咋面善呢?尚北本地人?你谁家孩子?”
      再一琢磨,“你不那个那个齐啥玩意来着?上电视那小子。”
      齐磊翻着白眼,“这也能认出来吗?”
      大哥一听,就是他没错了。
      “齐磊!想起来了,叫齐磊那老板!”
      “哎呀!”一拍大腿,老兴奋了:“咱尚北出去的啊!”
      齐磊有点尴尬,这段时间,把他认出来的不少,可也都能坦然面对。
      只是,老家人有点不一样,倒不好意思了。
      结果,大哥又蹦出一句更让齐磊不好意思的,“咋没开大g呢?”
      齐磊下车,哭笑不得,“大g扔京城了呗!”
      大哥一听也是,招呼副驾那边那个大哥,“老六,来来来,看名人!咱尚北出去的,老厉害了!”
      叫老六那个抄手过来,瞪着大眼珠子凑进了了瞅,“哎妈,可不是咋的?”
      齐磊和老六打招呼,老六却不见外地怼了齐磊一杵子。
      “你可咱尚北名人啊!都老稀罕你了!”
      “那啥!!咱尚北人都支持你,别听收音机里那些人胡咧咧。”
      齐磊笑意渐浓,心里暖暖的。
      有时候,家乡就和家一样,那种情感就不讲道理的。
      突然道:“大哥,有烟不?”
      两人一愣,“没烟了啊?咱这烟”
      老六从兜里掏出半包皱巴巴的“白灵芝”,“咱这烟,你大老板抽的惯不?”
      白色软包的林海灵芝,两块一一包,在龙江,仅比葡萄烟、凤凰烟贵那么一点点。
      哥俩还挺不好意思,却是齐磊主动上手抽出一根叼上。
      两人一看,马上不再纠结,“咱尚北老爷们就是不一样哈!大老板都能抽灵芝,说出去谁信?”
      拢着手给齐磊点上火。
      靠着车门,三人在大雪地里嘬了一根。
      齐磊不走肺,就是应个景儿。
      一边抽烟,一边聊天,这才知道,这两个大车司机就是尚北城里的人。
      再一细聊,那个叫吴老大的儿子和齐磊还是小学同学。
      小地方就是这样,绕来绕去,最后总能攀上一点关系,再不济也是三姑奶、四舅姥爷的远亲。
      齐磊还记得那个吴姓的小学同学,最深的印象就是:
      小学一年级,玩老母捉小鸡,那家伙老鹰当的太尽职,被甩倒前,手里还死死的撰着某个女生的裤子。
      问起那个同学,吴老大甩着烟头儿,“不念了!高一给我上了半个学期,就咋打都不念了。”
      “市里不整了个快递公司吗?给他整了辆小面包,送南方去接了个快递点儿。”
      “那小八王犊子,过年都不回来!哪像你啊,这么大老板,还知道回家瞅瞅呢!”
      说到这儿,吴老大脸上突然有了一丝骄傲。
      “现在也就咱尚北了,别地方出去就别回来,有啥可回来的?”
      “就咱尚北还行!徐书记老狠了,一年一个样儿,还有点盼头儿。”
      “俺家那小子还说呢,在外面挣两年钱,就回来让我给他娶媳妇。”
      “他娘的,你是文化人儿,你给叔评评理,自己都挣钱还得当爹的给他拿钱娶媳妇,啥玩意呢?”
      齐磊静静的听着,偶尔附和几句,亦感受着吴老大心里的那份踏实与得意。
      其实,老百姓要的真的不多,就是一个奔头儿。
      苦点累点,真的不在意,主要就是有奔头。
      突然觉得,也许这就是徐文良、章南这些人存在的意义。
      徐文良是让一方水土有奔头。
      章南是让有心向学的人有奔头。
      那自己呢?自己能让谁有奔头?
      是三石的员工?跟着小齐总赚钱?
      还是操作系统?让盘古有奔头?
      又或者
      ————————
      天气实在太冷,一支烟的工夫,三人便挥手作别。
      临走,吴老大还嘱咐,“好好干,给咱尚北人长脸!”
      齐磊开回尚北的时候已经九点了,徐小倩们还没下自习。
      之前打过电话,知道他今天回来,所以,齐磊没去网吧,直接回家。
      本以为这个点家里是没人的,但是推开小院的铁门,就见屋里亮着灯。
      齐磊突然笑了,进屋一边换鞋,一边嚷嚷,“妈!!出来接驾了!”
      郭丽华的声音立马从客厅传出来,“反了你了,给我滚进来!”
      齐磊笑嘻嘻地进屋,就见小老太太正坐在沙发上,带着花镜,打着毛线。
      正抬起眼皮,看向门口。
      “你爸说你瘦了,我还没信。这一看,你在外面是不是不好好吃饭啊?”
      齐磊则是扒了大衣,往郭丽华身边一靠,“没!天天锻炼,是结实了,不是瘦。”
      郭丽华瞥来,“你?还锻炼?你就唬弄鬼吧?”
      齐磊不接这茬,最近确实有点饮食不规律,转移话题,“你咋在家?特意等我呢?”
      郭丽华瞪眼,“少臭美,我给他们烧炉子来的!”
      上高三了,几个爹没工夫,可是几个妈却是跑不了,再忙也得管孩子。
      所以,入冬之后,三个妈都是有空就回家烧烧火,做做饭啥的。
      不过,一般都是崔玉敏回来的多,郭丽华和董秀华回来的少。
      今天却是例外,不但是郭丽华回来,而且小老太太四点多就回家了,火烧的旺旺的,厨房里也备了不少的好东西。
      只是嘴上不承认。
      “那几个上学累,哪有工夫管家里,你妈我天天回来给他们做饭烧火。”
      “哦。”齐磊讪讪,却也不拆穿。
      从茶几上抄起一个桔子,自顾自的扒皮。
      郭丽华则是开始絮叨,“路上好走不?我就说你非得大晚上往回走啥?那明天白天亮亮堂堂的往回开不好?”
      齐磊,“不想你了吗?”
      郭丽华笑,“都长一张嘴上了!”
      齐磊则是把扒好的桔子塞老妈嘴里。
      郭丽华一边享受,一边问:“京城的事儿都处理完了?我听你爸说,你都给人上课了?”
      “回头妈去也瞅一眼,看我儿子咋误人子弟的。”
      齐磊,“去呗。”
      齐丽华,“那哈市那边呢?你三叔前两天回来还说呢,让你赶紧回来,公司好像不少事儿呢!”
      齐磊,“扔着去吧!”
      郭丽华瞪眼,“你这孩子”
      齐磊则是撒娇,“妈饿。”
      郭丽华手上一顿,登时喜笑颜开,“妈给你煮面条去!”
      齐磊,“有冻饺子吗?我想吃饺子。”
      却是郭丽华不听他的,“吃啥饺子?上车饺子,下车面!懂不懂?”
      说着话,披上衣服去了厨房。
      也就十分钟的工夫,面就端上来了。
      齐磊咋呼着跑到门口接碗,“这么快?”
      郭丽华一副得意之态,“你妈我是谁?就知道我儿子没啥出息,到家就得喊饿。”
      笑呵呵的:“东西都准备好的。”
      齐磊呲牙伸手接过来,“烫烫!!”
      热汤面,在东北也叫乱汤面,不像南方做面那么精致,汤和面还得分开煮。
      郭丽华就是一锅水,炝锅做汤煮面一个起完成。
      而且,面条是郭丽华手擀的,煮出来的汤就像勾了芡一样,卖相不咋好看。
      可是,一口热面下肚,再来一口荷包蛋。
      “妈”
      郭丽华:“嗯?”
      齐磊,“你说,为啥你煮的面,回回都跟糨糊似的”
      郭丽华一听就要急,死孩子嫌弃起你妈了?太长时间没挨揍了是不?
      刚要骂,结果齐磊蹦出后半句,“可怎么就那么对味儿呢!”
      差点没闪着郭丽华的老腰,愣了半天,抬手一巴掌甩在齐磊后背。
      “破孩子!都那么大老板了,没个正形儿!”
      齐磊卖乖的呲牙笑,“多大老板也是妈的儿嘛!”
      不知道为什么,又加了一句,“也都是尚北出去的孩子。”
      郭丽华不知道齐磊在路上还有那么一出儿,也没多问。
      干脆毛线也不打了,小臂支着茶几,看儿子吃面,就跟看不够似的。
      期间,还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天。
      聊到前一段时间的风波,“咋样?闹那么凶,气的你妈都想上电视骂那帮人。现在没事了?”
      齐磊吐面,含混回话,“大获全胜!”
      郭丽华一听,心里的石头这才落了地,摸了把齐磊的后脑勺,“别太累,你说我和你爸啥忙都帮不上你,可咋整?”
      齐磊,“帮啥啊?一点也不累,轻松拿下!”
      郭丽华,“那那个盘古系统就算成了呗?”
      齐磊,“肯定成啊!你儿子多厉害。”
      郭丽华,“成了?那我看那畅想不还好好的?白欺负咱了啊?”
      好吧,这才是小老太太的心结。
      就畅想挑的事儿,就这么完事儿了?
      却是齐磊偏头一笑,“妈,别急!你儿子心眼啥时候大过?”
      郭丽华一听,愣了愣,最后蹦出一句,“给我往死里弄!”
      心眼儿不大,这都是遗传的。
      你当郭丽华会劝?会说些得饶人处且饶人的好话?
      她才不劝呢!欺负完人就想跑?哪来的美事儿!
      “给我往死里弄!”
      就见齐磊突然贼兮兮的,“妈,我和你说实话,你别告诉别人哈!”
      郭丽华一下来了兴致,“你说,妈听着。”
      齐磊,“想报仇很简单,我把三石网吧三到五年,几百万台电脑的订单一下放出去,再来一次公开招标,你说畅想难受不难受?”
      “到时候,就得姓柳的回过头来求咱们!”
      郭丽华一听,眼珠子都亮了,“哎妈!!还得我儿子!”
      “那你咋不放呢?我听你三叔说,最近就因为电脑供贷的事儿,赔不少钱了。”
      齐磊,“就因为太简单了,我占不着啥便宜,所以再想想!”
      郭丽华,“还想?赔钱咋整?”
      齐磊吃面,“小钱儿!”
      等齐磊吃完面,已经快十点了。
      郭丽华看了看表,站起身来穿大衣。
      “我走了。”
      齐磊则道,“再呆会呗!我还想跟亲妈汇报一下思想工作呢!”
      郭丽华却是抽抽鼻子,“离我远点!多大了?”
      随后又解释道:“你爸现在觉轻,我回去晚了,他要是睡下再吵起来,那半宿就报销了。”
      齐磊说去送她,郭丽华不用。
      “会开车,让你送啥?”
      指着厨房,“还有面条,给奕子、宁子他们下了,吃点再睡觉。”
      “你这几天在家,就别干别的了,给那几个做做饭,照顾照顾。”
      “高三了,都累的要死!”
      齐磊磕头一样应着,把小老太太送到胡同口儿,看着那辆小飞度远去,这才回到厨房,掐着点儿煮面。
      他煮面的方法和郭丽华就完全不一样了,面和汤分开煮,这样面条劲道,汤还清亮。
      煮到一半儿的时候,呼啦啦就回来一大帮。
      唐小奕和吴小贱把厨房门扒开一条缝,看了一眼,命令道:“炸点辣椒油!”
      杨晓也瞅了一眼,“有肉没有?”
      齐磊,“有,肥的。”
      杨晓,“整点瘦的啊!一点不会办事儿呢?”
      大玲则是来

第37章 困境与机遇(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