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4章 钱挣的稀里糊涂[2/2页]

重生之似水流年 苍山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齐磊有点尴尬,想说,我真不缺钱,那三万都变成十几万了。
      可是,正如他之前想的那样,你要是三万变四万,六个爹妈还好接受,突然变成十几万,能吓死个人。
      反倒没法说出口。
      心里琢磨,要不再等等吧,等来年再坦白这个事儿。
      他却没想过,这一瞒,两三年之内是没有坦白的机会了。
      而且,终究要吓爹妈一吓。
      一大跳!
      ——————
      高兴过后,三个爹终于平静下来,继续讨论着工作上的事儿。
      齐磊没着急回屋,坐在一边儿听了一会儿。
      这才知道,老爸这趟去南方,收获很大,不但把那三个老技术员找回来了一个。而且,算是一趟对南方中成药企业的一次考察,看了很多,也学了很多。
      “不看不知道啊,咱们北方在观念上,和人家确实有差距。”
      “我走了好几家有名气的药厂,人家不但在管理上更贴近市场,而且几乎都有自己的中药种植产业,从原材料上就比咱们稳当得多啊!”
      之前说过,尚北地处长白山脉边缘,野生中草药资源丰富,像是五味子、窜地龙等等中药山货,每到季节都可以从山民手中收购,不愁货源。
      之前,唐成刚也好,齐国君也罢,一直觉得这是药厂的优势所在。
      可是,齐国君出去转了一圈才明白,他们这种靠天吃饭的想法有多幼稚。
      “按说,我是想开春之后再回来的,再多走走,多看看。”
      “可是听说,农业部给组织的专家组年前就到尚北?我有个想学,能不能想法办让上面再请点中药种植、人工繁育的专家?如此一来,咱们也能有自己的稳定货源。”
      有些中草药,是山上野生的好。可是有一些,就比如尚北药厂需要的几种主要中药原料里,有那么几种人工种植的反而比野生还要好一点。
      这是齐国君从重庆请回来的那个老技术员亲口告诉他的。
      唯一的问题就是,中成药产业经过十几二十年的沉寂,刚刚开始复兴,中草药种植的经验几乎为零。
      目前,无论北方,还是南方,除了少数几种常用中草药有规模种植经验,比如人参、八角。
      没错,就是做菜用的那个调料八角,那是一味药材。
      而且,不光国内药厂有需求,在90年代末,国外的西药企业也要从中国进口八角,提取其有效成分,出口量很大。
      总之,绝大多数品种想要野生转人工,都要自己摸索,没有先例。
      可像尚北药厂这种小规模药厂,保证生产技术不落后都难,更不要说种植了。
      齐国君的意思是,借农业试点的东风,请政府搭一把手。
      这也是三个爹和吴妈一直在这儿争论的主要原因。
      对于农业试点的事,董秀华了解的最清楚,“这个想法不错,可不太容易实现。”
      给三个爹解释道:“农业部和省农林部门这次确实出了很大的力,也看出要在尚北搞出一点动静的决心。”
      “那个陈副部长回去之后,以农业部的名义,发起了以中国农大、吉林农大,还有农研所,三个单位为主体的驻点技术支持。省里这里,也把八一农垦等几个院校和单位的技术骨干往尚北调。”
      “可正是因为帮扶的力度不小,这些专家都消化不过来,再张嘴要中医药方面的支援,就有点得寸进尺的味道了吧?”
      三个爹听罢,点头认同。
      唐成刚叹道:“其实,老齐这个中草药种植的想法真的不错,前景很好,可惜了!”
      齐国君虽然有点不甘心,可是他终究是个搞生产的,和市里打交道,和省里,甚至中央打交道,却是他干不了的活。
      既然老唐说可惜了,那就只能先放一放。
      “唉,算了!”收拾心情,“可能就是我有点好高骛远了。”
      哈哈一笑,这事儿就算过去了。
      然而,齐磊却是有点上心了。
      中草药种植吗?这还真是个好想法。
      首先,做为一个过来人,并且在后世做新闻工作的过程中,刚好了解一点医药行业的数据,齐磊比三个爹还知道中成药市场的前景有多大。
      后世,国内的药品市场主要分三个类,西药、生物制药、中成药。
      而这三大类之中,西药占比当然最大,占了三分之二。
      中成药其次,最少的是生物制药。
      但是,中成药别看是第二,每年的市场规模却也有5000亿之巨。
      如果去过医院看过病的,都不难发现,无论是处方,还是非处方,医生都喜欢用中成药。
      原因为何,就不是齐磊这个外行能够知道的了。
      不过,5000亿的规模,足以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纯粹靠野生资源不可能支撑这么大的产业,中草药集中培育是一个必然趋势。
      其次,你们张不开嘴,我张的开嘴啊!
      我老丈人嗯,我老丈人脸皮厚,他张的开嘴。
      “阿嚏!!!”
      正在接待专家组,考查白河子冬耕备产和冬季菌类种植产业的的徐文良,突然打了个喷嚏。
      谁念叨我呢?
      ……
      ————————
      第二天,爹妈们短暂修整,又开始忙了起来,年前基本又要不怎么着家了。
      齐磊和吴宁在家等来了徐小倩、杨晓和程乐乐。
      和在学校的质朴不同,三个女孩多多少少都打扮了一下,有些精致。
      徐小倩穿了一条九分长的呢子西裤,配了一双小皮靴。白色的短款羽绒服把自己捂的严严实实,却不失靓丽。
      杨晓则是另一个极端,紧身牛仔裤,小皮衣,没戴帽子,也戴带围脖,充分诠释了什么叫“美丽冻人”。
      齐磊瞅见她就觉得冷。
      结果,杨晓也不傻,把齐磊的毛线帽往自己脑袋上一扣,“go!”
      齐磊:“……”
      五个人到赵娜的电脑房,把油光满面的唐小奕揪了出来。
      这货一见齐磊还问呢,“咋样?我家老头儿心情好不好?”
      众人一翻白眼,你也算是个极品了。
      而赵维终于见到了齐磊,都激动坏了,“你可算来了!”
      说着话,把大伙儿让进屋,如今电脑房已经不开了,除了这些人,没有外人。
      实际上,从十二月份开始就停了。
      实在是机器太破,齐国栋又不会维护,所以赵娜干脆让他关了算了。
      等她放假回来,把机器处理掉,来年也不准备开了。
      毕竟,赵维现在也有收入。
      对此,齐国栋当然没意见,这破电脑都快把他弄疯了,不开更好。时间也多了,时不时还能跑到哈市和赵娜一块儿呆几天。
      都不是第一次来,进屋之后,大伙儿也不用客气,就在空无一人的电脑房里各自找地方坐下。
      而赵维依旧是一脸幽怨,对着齐磊埋怨,“就没见过你这样儿的老板!”
      说着话,到里屋拿出一个报纸包的“砖头”,扔到齐磊怀里。
      “一共四万三,你点点!”
      杨晓、徐倩,还有程乐乐,可不知道赵维在给齐磊打工的事儿,齐磊没提过。
      见赵维扔过来一块“砖头”,更没往钱的方面去想。
      程乐乐大大咧咧惯了,就没当自己当外人,没等齐磊打开,她先接了过来。
      “什么东西呀?”
      结果轻轻一抖,划拉一声,散了一地的百元大钞。
      程乐乐一下就懵了,站在那不会动了。
      “怎,怎么这么多钱?我不知道”
      齐磊笑了,“你怕啥?没见过钱啊?”
      和大伙儿一起捡了起来,“这是我们四个和周桃做袜子生意赚的。”
      也没啥可隐瞒的,再说也没外人。
      徐小倩本来还挺疑惑,现在一听,登时想起来了,夏天在夜市,周桃确实和齐磊说过要做生意的事。
      把钱捡起来,大伙儿围着吧台,看着一堆钱。
      都有点恍惚,程乐乐更是有点自卑。
      你想啊,都是十六七岁,人家已经开始挣钱了,甚至还有员工。
      ……
      这钱可是不少,但却是还没完。
      把这四万三归拢到一起,只见齐磊把背在身上的书包拿了下来,打开拉链往出一倒。
      “稀里糊涂大半年,你们连自己到底挣了多少钱都不知道呢吧?”
      哗啦,整整十四万。
      “”
      “”
      “”
      这回连唐奕和吴宁也懵了,“哪来这么多!?
      月饼卷的事儿他们知道一点,也知道挣了钱了,但没问详细。
      根本就没当回事儿!
      至于三个女生
      “我们来干啥来了?”
      “齐磊你还是人吗?”
      小二十来万堆在那儿,尽管三个女生都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大土妞儿,可也有点接受不了。
      ……
      。

第34章 钱挣的稀里糊涂[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