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小云一直以来就有和自己的部下们说,不是不报,只不过是时候未到而已。之前的一切隐忍,都是为了最后的那次爆发。
对于自己的袍泽们,他也算是兑现了自己当初的诺言,那就是在反攻的时候,自己一定会冲在最前面的。所谓得将士心,同仇敌忾。凌小云和他的士兵们,很完美的诠释了这一点。
而城下的多铎和他的清军们,就此有些狼狈了。他们现在只剩下了七千多人马,前敌是凌小云亲自带领的五千部队,后面是孙可望的五千人马,把他围在了中间。
也许,如果是当头对面的打的话,就算是面对一万明军,清军的精锐们也不会有什么含糊的,可是这样的腹背受敌,实在是对战斗力的极大折损。这也是题中之意了。
孙可望在临出发之前,也早就已经对自己的部下们讲清楚了,只要是能够斩杀清军,就可以无所不用其极,看杀敌人数多少来封赏。之前和多尔衮的作战中小挫了一把,这一次就拿他的弟弟多铎扎筏子了。
怀着一颗复仇之心的孙可望的部下们和一心想要复仇的明军们心思都是一样的。所以他们一开始就把战斗代入了白热化。
仅仅不到一个时辰,清军就已经完全的陷入了颓势了。他们实在是被明军的前后夹击和他们的复仇火焰给灼伤了。一个时辰的时间,地下尸横遍野,说不清楚到底是明军还是清军的。整个战场就是一个大号的绞肉机。
但显然多铎已经撑不住了,他问部下说:“你们清点一下,咱们现在还有多少人马?还能支撑多久。”
一旁的一位副将富察栾袋说:“王爷,我粗略的看了一下,只怕我们剩下的兵力已经不足两千人了。现在敌强我弱已经很明显了,我们越打越少,敌人却可以随时增援。容末将说句掉脑袋的话,如果再这样打下去的话,王爷堪忧,全军堪忧。”
多铎也不是糊涂虫,他自然懂得这话的分量。他并不怕死,只是怕稀里糊涂的死。现在自己只剩下了不到两千人,还在明军的夹击之下,如果再这样的耗下去,只怕死也只是个时间的问题了。
想到这里的时候,他决定不吃这个眼前亏,撤退再说。所以,他对副将栾袋说:“你说的不是掉脑袋的话,是肺腑之言,只有你们这样的忠义之士在,本王才能这样的冲锋陷阵。传令退兵,放弃一切辎重和粮草,向盛京放下交叉掩护撤退。”
得到这个命令的清军们,也都松了一口气。他们终于能够退却了,这是王爷的命令。
所以已经遍体鳞伤的他们已经无心恋战,抽空子杀出一条血路,就往下败退。一旁的将官们都请示凌小云,到底要不要追击。
凌小云看了一眼孙可望,孙可望知道他的眼神里含着的是询问之意。于是回复说:“凌大人和各位将官们都放心,敌人是仓促
第170章 追击多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