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终于把李自成部给彻底歼灭了,可是李自成的去向不明,尸首找不到,这也成了他的一块心病。
他发动了大范围的部队去寻找李自成的尸体,想要彻底的把这个问题给消灭在萌芽里,否则很可能李自成在什么时候振臂一呼,到时候又是一方闯王。
甚至他给自己去搜寻的这些军官士兵们许诺说,谁要是能够抓住李自成,生擒者,可赏千金,封一等侯爵,得李自成尸体者,赏千金,封一等伯爵。
重赏之下自然是有勇夫的,现在大清有数千人都去在寻找李自成的尸首,他们把这个当做了自己的一个副业了。
打再多的仗也不太可能赐爵封侯,可是如果找到李自成的尸体就能够成为侯爵伯爵,这样的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没有人能够抵御。
可是整整一个月了,九宫山附近方圆五十里全都搜索遍了,丝毫见不到李自成的踪影。这时连吴三桂和多尔衮在内,所有的清军将领们都已经认定,李自成很可能已经死于战火之中了。
这一次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刘宗敏和宋献策这两位一个军师和一个最高将领,都被清军斩杀在前线。
这一次多尔衮虽然没有收获全功,却也算是给自己一个安慰,至少他能够体体面面的班师回朝了。
对于吴三桂,他也给予了相应的褒奖,并且告诉他此事定然会有殊勋酬劳。马上回归山海关继续把守,再有下一步军事行动会立刻通知他。
吴三桂已经在这个时候并不指望着在获得什么样的嘉奖和酬劳了,因为他懂得一个道理叫做功高者不赏。他现在已经是大清的顺义王,郡王级别享受亲王俸禄,如果在加封那就是亲王爵位了。
自古以来,自从汉高祖刘邦斩白马盟誓。非刘而不王,非有功不封侯。吴三桂作为一个异性功臣能够被赐以王爵,那已经是到头了。
他之所以这么卖力,只是因为想证明自己的实力和能力配得上这样的赏赐,接下来如果还有继续的封赏,对他来说恐怕也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他对多尔衮的话也表示了相当的谦逊,他告诉这位摄政王自己已经受大清天高地厚之恩。
自己投靠了大清,生是大清的人,死是大清的魂。为大清鞠躬尽瘁那是份内之事,不是为了什么赏赐才这样。
这话虽然说很谦虚,但是透着很假。但是听得多尔衮却是一阵感动,虽然他知道吴三桂这话属于是韬光养晦,不能太过于作数,可是能够有一个功臣主动如此谦逊在这个时代也不好找了。
他告诉了吴三桂,该赏的就赏,该罚的就罚,这是不能含糊的。不然的话,如果不赏罚分明,何以号令三军?
吴三桂领命而去回到自己的山海关继续驻扎,而多尔衮带领着八旗精锐离开九宫山回到盛京,这一次行动收获全胜。
&nb
第138章 调转兵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