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孙可望率部来投之后,很多关内的军官和百姓都对此有一定的抱怨。
他们认为孙可望不过是大西军的余部,是明军之前的剿杀杀对象。可是此时此刻,竟然能够堂而皇之的登堂入室,也成为明军的一部分了。他们在心理上很难去一时间接受。
有这些想法的人还真的是不在少数,凌小云知道一时之间恐怕难安抚他们。
但是凌小云更清楚,如果说拒绝孙可望的投奔,那么就是给自己多安排了一个敌人。
接受孙可望的投诚,那么无论是把他们改变为自己的部下,还是让他们作为一支独立友军而存在,对于中前所的明军都是只有好处而没有任何的坏处的。这样的生意,如果不做才是真正的赔了。
孙可望在自己的军营里软禁好几个月,都没有把他给处死。想的就是可能会有这样的一天,之前的敌人能成为如今的盟友。能够一起合作,不管这个合作的期限是短还是长。
凌小云知道,自己不可能去对每一个军官和百姓进行安抚,真正能做到这些事情的,是自己的部下们。
而尤其擅长这种事情的,就是史逸文和后勤官们。对于凌小云来说,他其实也对自己的部下有些头疼,他们并不是一个只知道愚忠的群体,有时候也挺闹心的。
但是这样正好是他所希望的,他不希望自己的部下是只知道执行命令而没有独立思考的呆滞群体。而这些让他有时候比较闹心的部下们,正是中前所能够不断发展的前提。
他用了很长时间才把史逸文等人给说服了,然后让他们去做中下级军官的思想工作。只要把中下级军官的思想工作做通了,百姓们自然也就做通了,中下级才是真正的贴近百姓的官员。
这件事终于告一段落了,凌小云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再考虑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在此之前他也想过很多次了,但是一直以来都不得要领,他甚至在觉得自己实在没事儿找事儿,可是他也不得不给自己这样的一个压力,确实应该这样做,为了长久的发展。
中前所在近一年以来的修缮和不断的补充之后,早已经成为一座坚不可摧的城池。在凌小云初次来到中前所的时候,中前所只不过是一个县城规模的废弃小城,可是在凌小云接手之后的一年时间内,中前所虽然名义上还是一座小小的千户所,实际面积和区域已经扩大了不止两倍以上。
在这里他们有强大的粮草军需物资和各种军械储备资源。所以说屡次被攻击却屡次能够把敌人击退。
凌小云有一个想法就是,如果想要更长久的发展,那么就要占据大一些的城池,然后再图发展。
中前所很强,也在山海关和盛京的夹层之中。如果山海关和盛京方面同时在两个方向发起进攻的话,那么凌小云将会腹背受敌,十分难受。
&n
第133章 李闯出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