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排了一应适宜之后。凌小云对祖天吉说:“在我昏迷的这段时间里,有劳大哥在前方扛着这一切,我这实在是身子骨太虚弱了,不能起来给大哥行礼。”
祖天吉忙说:“贤弟这说的是哪里话?你是明军,难道我不是明军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虽然不如你,可是在关键时候咱也不能掉链子。”
两人又说了一阵子,凌小云不由得咳嗽连声,看来也是刚刚从昏迷中醒来身体还不是很适应。所以祖天吉也就说道:“你现在还刚刚苏醒,身子骨还弱的很,什么都不用多说了,只要你能够好好的休息,就是我们整个城池的福分了。这里还有几万兵民百姓,都看着你呢。好啦,你先休息吧,我出去巡营了。”
祖天吉出去之后吩咐,任何人除非是极特殊情况,不然的话都不允许去打扰凌大人休息,让他好好的静养。这才是整个中前所兵民百姓之福,我们再也承受不起任何变故了。
之后的整整十天里,前方仍然是战事频仍,而后方没有任何人去打扰凌小云,但是凌小云知道自己现在的身体状况,也不宜出现在前方。如果在前方被战士们看到这样虚弱,那真的就更加的影响军心了。
至于前方战事完全交给祖天吉,凌小云心里也是很放心的,如果说对他不放心的话,也就不会这么撒手任由他来指挥军队了。
更重要的是,在自己昏迷的编辑指挥明军挡住了多铎和李永芳的进攻。从这一点上来看,祖天吉是一个优秀的副将,自己完全可以放手给他。
十天之后,凌小云身体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可以升帐治事了。这个时候,他却接到了另一个让他十分感到郁闷的消息,那就多尔衮和吴三桂就他昏迷和养伤的时间攻击了江北四镇,而江北四镇仍然是那样的不堪一击。
因为凌小云受伤,中前所自顾不暇,自然没有去援救江北四镇,所以江北四镇的高杰和刘泽清几乎被打的全军覆没,而另外的两个边镇却作壁上观,不予援救。
同时他们对于多尔衮的进攻也是自顾不暇,并且态度暧昧。很有可能会投奔多尔衮,成为新的绿营军。
在这个时候,弘光朝廷显得就已经岌岌可危了,在上一次周笔耕救援之后,他们以为至少能够安稳一段。没想到多尔衮竟然没给他们喘息之机,来的是如此之快,弘光君臣都已经彻底懵逼了。
在极度的懵逼之下,弘光也想出了新的对应之策,他把马士英派往前方,以首辅大学士身份督军。马士英本来喜欢执掌兵权,但是现在前方的战士打成这样一个奶奶样子,他还是真的不愿意去趟这个浑水。
可是他也知道,如果他不淌那个浑水,浑水就会彻底把他淹没。所以在临行之前,他还想出了一个新的办法,那就是想给自己拍一个副使跟随前往。弘光已经是病急乱投医了,自然马士英说什么也就听信什么。
马士英挑选的这个副使不是别人,正是兵部侍郎、署理兵部事史可法。他觉得史可法虽然已经被罢免东阁大学士,但是自己去外面督军,如果把史可法留在朝廷之内,仍然会给自己造成很大的威胁。
这就是马士英的思维方式,现在他关心的,根本不是朝廷早已经步履维艰,已经在刀山火海上跳舞,而是自己的权势会不会受到威胁。
他没有想到,弘光朝廷如果灰飞烟灭的话,他的权力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不管怎么说,他还是以首辅的身份出发了。江北四镇已经到了强弩之末,有没有督军都没有意义了,高杰和刘泽清都已经打成了光杆儿司令,甚至刘泽清已经和多尔衮商议投降之事了。剩余的两镇也都对于自己目前的状况感到十分的尴尬,也都实际意义上失去了抵抗的勇气。
朝廷实际上已经对江北四镇失去了实际的控制能力,如果江北四镇铁了心的要投敌的话,朝廷根本上无法拦阻。
多尔衮也正是看出了这一步棋,所以出于这个考虑,他并没有逼迫江北四镇太紧,而是暂时暂缓了进攻的速度。
同时他向江北四镇这几位已经被打的丢了魂儿的将领们,抛出了他的橄榄枝。他告诉四镇的将领们,只要是能够在十天之内归顺大清的,不仅之前所有的事情都既往不咎,封为为三等轻车都尉世职。
这是一个正三品的世袭爵位,并非世袭罔替,但是能够继承五次。也就是说在五代之内,只要是这个家庭还有男丁,就可以承袭一个正三品爵位。对于大清来说,这个面子已经给的不低了。
第122章 弘光迁都[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