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凌小云来说,济阳王所送的宝戟其实目前来说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它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武将。之所以能够指挥三军更大一部分程度上靠的是威信,而不是武力值。
但是在这人人逃难避祸的时候,济阳王朱子涵送来的十五万两白银却真正的能够作为粮草军需所用。算是为中前所出的一份力量,凌小云本来想这样的一位王爷,应该留在军中。自己至少能够护得他周全。可是朱子涵却并无此意,他此来就是为了送东西,目的已经达到了,那么他就要去隐退了。
送走了朱子涵之后,凌小云还是感慨了一番,像这样的王公贵胄真的已经不多了。如果大明王朝的所有王宫都像他这样的话,大明也不会江山沦落到如此地步,但是现在说这个似乎也没有什么作用。
朱子涵走后不久,又来了一位王爷。凌小云心说,都扎堆儿来了,还真的是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因为济阳王朱子涵是来送东西的,而凌小云也就形成了思维定势,他在想,这次来的这个王爷是来送什么的呢。
凌小云接待了这位王爷,这次是晋王府的一位郡王,南和王朱开坼。这位南和王是晋王的庶长子。晋王没有嫡子,本来应该他继承晋王,不是,由于他的母亲并不受晋王的重视,所以只被封为南和王,尤其三弟继承晋王爵位。
对于他来说,这是倒霉的事儿,但是也可能算得上是幸运的事。张献忠进攻山西的时候,晋王府的嫡系主子大多蒙难,而支系的郡王们和镇国将军们有的则能够幸免,因为他们实在是不是很显眼。
这些不显眼的贵族们,大概有三分之一逃脱了张献忠的诛戮,这位南和王就是其中之一。和济阳王不同,人家来的时候还带着十名随从,这位南和王是只身投靠,除了身上能够证明身份的金册和玉?G,他什么都没有了。
看过这些身份的证明之后,凌小云确定了是朱姓的王族无疑。也便对他以礼相待,谈过不久之后,凌小云忽然觉得,这位男和王真的是一个脑子不太好使的人。
他来到中前所的原因就是想要凌小云和一众军官拥戴他为主子来建立新的大明,并且在他的旗帜号召之下作战。
凌小云出于对大明宗室的尊重,强忍着才没有把一口老血喷出来,但是对于这位脑子不太灵光的王爷,也真的太无奈了。
如果是来寻求庇佑的,那么在这里住下也没什么问题。毕竟也是大明王朝的宗室,少不得了他一碗饭吃。
可是他竟然只身投靠不说,还要反客为主想做这里的主子,只能说他这些年来还没有长大,脑子里的锈还没有剔除。
对于这位王爷的无理要求,凌小云也很无奈,但是他对这位南和王也给予了足够的尊重。他摆事实讲道理,说破了嘴皮子,到最后无非就是总结成为一句话,那就是痴心妄想,根本不可能。
 
第113章 又要打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