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吴三桂命令把这个儒生带进来,他想亲自见一见,这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儒生,能够对一位打将军自称故人。
      校尉出去,不一会儿把这个儒生就带了进来。吴三桂仔细一看,竟然大吃了一惊,原来这个人还真的是一位故人,他并没有胡说。
      难怪吴三桂想也想不到自己会有一位姓李的故人,原来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那位前任兵部侍郎李仲章。
      在吴三桂要进攻凌小云之前不久,李仲章就对,凌小云说想要去劝退吴三桂。毕竟山海关也好,中前所也罢,之前都是大明的边关重镇。凌小云进攻山海关夺取军需的时候,李仲章都不支持。而吴三桂要进攻凌小云,李仲章更是觉得诧异,这岂不是手足之间进行相残了吗?
      所以他跟凌小云说,一定要去单枪匹马深入清军,劝得吴三桂退兵。凌小云岂能让李仲章冒这样的险,再者说了,吴三桂岂能会因为三言两语就把已经伸出来的长剑在收回鞘中,这不是义气问题,而是军事问题。
      所以凌小云一直阻拦着李仲章去做这样的傻事,他不希望自己像老师一般尊重的人狼入虎口。
      但是城内的所有军官士兵都知道李仲章的身份,所以在他出城的时候,没有人敢于阻拦。
      在一个清晨,没有和凌小云打招呼,李仲章就跨上了一匹快马出了城,直奔吴三桂军营而来。
      吴三桂对李仲章还是有几分雇人欣喜的,两人寒暄几句过后,吴三桂说:“听闻李大人已经调任南京翰林院掌院学士,此刻必然应该在弘光皇帝驾下听用,怎么会来到这个地方?不知道来见下官有何指教?”。
      李仲章笑道:“指教却不敢当,谁不知道你吴大帅如今是什么身份,我只不过是一个过了气的三品侍郎,怎么敢来指教您呢?”。
      似乎没有看到旁边的何洛会,李仲章继续笑道:“吴大人呀,你怎么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呢?你和凌小云之间如果有矛盾,那也不过是汉人兄弟之间的矛盾,你对福王政权有没有意见,那也不过是你自己的想法。你投靠了清军,你可知道这是损失了民族大义呀,清军毕竟是异族,后人写书应该如何来评价你呢?你就不怕落一个骂名吗!我李仲章是你的老朋友,如果不是这样,我还不会来劝你呢,听说你还要出兵攻击中前所,这不其实是手足之间自相残杀吗!”。
      一番话说的吴三桂哑口无言,似乎不知道如何应对才是,再加上何洛会在身边,他显得有些局促,所以他对李仲章的话,并没有及时给予回应。
      何洛会这才知道原来这个人就是李仲章,这是一个对凌小云有特别意义的人。什么事情做不好,偏偏这个时候送上门来,岂不是一个绝好的人质。
      何洛会问李仲章说:“先生就是翰林院掌院学士,必然是饱读了诗书的,岂不知道贤臣择主而事,良禽择木而栖,识时务者为俊杰也。吴大人便是一位当事俊杰,崇祯皇帝如此昏庸不堪,他岂能让自己被这种愚忠愚孝绑住了手脚。再多一句话说,您老先生不就是因为崇祯皇帝的不明才从兵部侍郎任上贬到了南京,做一个闲职吗?”。
      李仲章眼皮都没抬一下:“足下何人,这汉人之间家人的事,岂容得足下多说什么。你是不是就是多尔衮派来催促吴将军进兵的。”
      没想到这个曾经什么都不是的兵部侍郎竟然如此精明,他早已经知道何洛会就是吴三桂派来的监军了,可是他却一无所惧。
      何洛会似乎有点诧异,因为他没有想到这么一个文弱的书生,竟然敢闯刀光剑影的军营重地,但是没没有关系,只要来到这里,总会让你屈服的,即使不能让你去数,也完全可以杀掉你。
      所以他拱了拱手对李仲章说:“先生说对了,我正是大清派来的将军,而不是监军,我们大清对吴将军是非常有诚意的,已经封他为王,世袭妄替。并且天下定鼎之后,让吴将军亲自挑选一处地方永远镇守”。
      没想到,李仲章却轻轻地摇了摇头,对吴三桂说:“吴将军,你还记得,在大汗时候为了夺取天下,汉祖刘邦曾经分封了七个异姓王。最终除了长沙王吴瑞之外,其他也都被斩杀殆尽了,吴瑞没有被杀,只不过是因为他的人少地小,不造成什么威胁罢了。如果你继续执迷不悟,的下场,要比那六个异姓王还要凄惨我只就说这么多吧。”
      吴三桂却说:“李大人,不要再说了,你我选择不同信念不同。既然我走上了这条路,就没有办法再回头了,请你大人也理解我的难处。我不想为难于你,今天您来到我的军营里,我还是要好好的把您放回去,请您转告给凌小云,让他准备好刀兵相见。”
      说罢,他对着门口的校尉大喝一声送客。意思就

第97章 仲章被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