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孙一鸣的这番豪言壮语的确是把凌小云给震撼住了,在一年之内为部队积攒五年的粮草,这作为一个后勤官来说,将会承受巨大的压力。
      但是凌小云并没有给他下达这样的死任务,只是孙一鸣自己觉得,这个任务是他应该去做的。
      就连张祥也同意了他的这个说法,并且愿意为此立下军令状。
      两位后勤军官的承诺,的确是把所有的军官们给震撼住了,他们觉得,如果兄弟们都会如此的话,那么中前所绝对会有所发展,大家也不会为以后的路在哪里而太过于纠结。
      凌小云告诉所有人,中前所虽然只是一座小城,但是我们一直有强大的意志来作为支撑,并且前途会无限光明。没有人会能够击垮我们,也没有任何势力能够吞并我们,我们虽然只是一座小城,虽然只是不足万人的部队,但是只要我们不会放弃,我们终将无坚不摧。
      所有人都坚信这句话,因为即使是最黑暗的情况下,他们没有任何一个人想过放弃,没有任何一个人失去最后的希望。中前所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城池,而是所有明军的信仰所在。
      也许当他们第一次接触中前所的时候,没有意识到这将是他们的命运转折点,但是现在他们的命运已经紧紧的这里联系到了一起,血肉相关不能分开。
      无论是李自成的兵,还是多尔衮的病,两次进攻中在这座小城之下折戟沉沙,败退而去。这就说明,只要有强大的意志,哪怕仅仅是一座小城,都可以,屹立不倒。抵抗这个世界上看似最为强大的势力。
      正当凌小云和他的部下们还没来得及松一口气的时候,一斥候候兵进来报告说:“大人,前线已经传来了最新的情报,吴三桂已经和多尔衮合兵一处。多尔衮以摄政王的名义封吴三桂为顺义王,并且把他的部队改编为绿营部队,命令吴三桂为大帅,并且出兵攻打李自成部。李自成已经命刘宗敏为先锋大将,率军五万,御敌于城池之外,两边即将展开大战”。
      凌小云对这名斥候兵说:“你辛苦了,先下去休息吧,告诉前方的侦察兵兄弟们,如有消息立刻回来汇报。”
      在斥候兵下去之后,凌小云的所有部下似乎都有些高兴,因为无论是吴三桂还是多尔衮乃至李自成,就目前的态势来看,都已经是他们的敌人了。
      敌人和敌人之间的火并难道不值得高兴吗?这是一件何其快哉的事情。
      然而凌小云的关注点并不在这里,他当然知道李自成和吴三桂以及多尔衮的火并,无论如何都是大规模的消耗他们之间的有生力量,但是从这件事上,他也有两点担忧之处。
      第一点那就是,无论是谁吞并了谁,只要是三足鼎立变成一方做大,那么将来就会越发的不好对付,当这股势力把其他势力全部消灭,并且扑向中前所的时候,中前所又将何以抵御?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难题,却又不得不现实面对。第二点,虽然说很现实,却也让人十分的痛心?那就是在刚才的情报里,有一点就是说山海关的辽东军部队已经被全面改编成了绿营兵部队,这一点别的将领们似乎没有什么感触,但是凌小云感触很深,非常恼火。
      所谓的绿营兵,是独立于八旗兵作战编制之外的投降部队,和一些草寇小马部队,所编练而成的汉人部队。投靠于清军,作为清军的补充辅助军部队来存在。
      绿营兵因以绿旗作为自己的旗号所得名,吴三桂的辽东军部队正式改编为绿营兵,这也就是意味着吴三桂彻底成了蜻蜓的马前卒,而之前的辽东军部队,也已经换了一个名字叫做清军,昔日的袍泽之情再也不存在了。
      凌小云告诉自己的部下说:“吴三桂已经正式投靠了敌人,他已经让我放弃了最后一丝的幻想。本来我没有想真正的与他为敌,我不接受他即赠送我们的粮草,那是因为他没有援救大行皇帝,在大节上有所亏损。但是我没有想到他会真正的投靠敌人,现在他已经是清军的马前卒,那就已经彻彻底底成为了我们的敌人,我们曾经都是吴三桂的部下,如果说我第一次遇到他,会退兵30里以示逊让,第二次遇到他必然将会将他斩于马下。”
      将领们这才意识到,原来真正的关键点在这里,

第84章 清军攻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