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弘光不是糊涂虫,他只是一个得过且过的人,自从他的父亲朱常洵在争国本中落败,他就跟着对此失去了兴趣。
      但不管怎么说,弘光称帝,就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也开辟了一个很重要的时代,叫做南明。
      招凌小云入朝没有成功,不知道这些当朝的宰辅们怎么想的,竟然把目光又盯上了吴三桂。
      现在朝廷的巡抚是东阁大学士,都御史马士英,他上奏弘光,说山海关的吴三桂现在拥兵自重,能力非同小可。想要前去招纳。
      原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此刻也加东阁大学士衔,署理礼部,他亢声而辩。说这吴三桂本就是首鼠两端的人,怎么可能会带着两万人马离开经营多年的山海关,来辅佐陛下,这一去,只能是自取其辱。
      没想到马士英反而是来了脾气,他说:“如果我此去不能招降吴三桂,那么我死在山海关,那是我的命数。”
      弘光仍然是一副无所谓的表情,他告诉马士英:“爱卿就带着朕所赐的半副亲王仪仗去到山海关吧,你就告诉吴三桂,如果他能来应天府,朕就把这副仪仗赐给他,并且封他为忠义郡王。”
      自从刘邦斩白马盟誓以来,非刘不王就已经成了传统,历代异姓封王的绝对没有什么好下场,就算是开国元老,也都是追封,也不会爵位世袭。
      弘光竟然为了拉拢吴三桂,在他的活着的时候,就要封给他一个忠义王。虽然是郡王,比起来亲王还差一大截,可王爷毕竟是王爷,朝臣们还是跌破了眼镜了。
      不过一片的反对声,并没有耽误马士英正常的启程。他日夜兼程,仅用了五天的时间就到了山海关。
      然后,他又用了五天的时间回到了应天府。因为,吴三桂根本连顿饭都没让他吃,而且把他带去的那半副亲王仪仗当废柴给烧了。但是理由却很充分,福王不是正统,属于窃据神器。
      马士英很尴尬的回来,朱由崧却没有任何的责罚,甚至也没有任何的态度,这让马士英很奇怪。
      但总体来说,这连续两次的拉拢失败,也说明了,除了江北四镇,他们想要更多的兵力可能性不大。
      无论是拥兵近三万人的吴三桂,还是只有八千人的凌小云,他们对这位弘光皇上实在是不太感冒。
      但话说回来,江北四镇的兵力,也有七八万人之多。江南又是富庶之地,想招兵也不一定是多难的事情。
      偏偏这个时候,又有人出了馊主意,想招纳凌小云,也不一定就是难事。因为凌小云的恩师就在南京,此人对凌小云有天高地厚之恩,此前曾任南京翰林院掌院学士,现在告老在家。
      如果囚禁了此人,并且告诉凌小云,如果不率部前来,那么此人断乎性命堪忧。
      这人

第76章 进退两难[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