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99章 考验[2/2页]

大明王冠 何时秋风悲画扇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现在整个朝野,都在担心黄昏功高震主。
      所以让黄昏远离战场是好事。
      朱棣一想也是,索性便着人下旨意过去,同意黄昏回应天,而这个时候,才是这对君臣之间真正的考验。
      所以这几日,兵部尚书金忠屡次被朱棣召见。
      同时被召见的,还有几个人所有人感到意外的人:内阁辅臣杨荣、杨士奇和杨溥。
      都是文臣。
      而且都是内阁的,从组建内阁起,三杨就和吴溥一样,呆在内阁没挪个窝,杨溥倒是去东宫权兼了个太子洗马。
      也就这样了。
      所以在镇西侯黄昏即将回国的时候,朱棣召见这几个辅臣议事,很出乎朝野意外,暗想着内阁终于要出头了么。
      其实朱棣也有苦难言。
      以前这种事,他是可以去找姚广孝商议,但现在姚广孝死了,而非常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姚广孝的于谦又回了中南半岛。
      朱棣只能找内阁的这些文臣来商讨。
      三杨加兵部尚书赵?,四个人,站在乾清殿里,看着坐在椅子上的朱棣,谁也不敢先说话,因为不知道陛下宣召的用意。
      许久,朱棣才道:“镇西候要回国了,你们知道吧?”
      除了赵?这个兵部尚书,内阁三杨那都是人精,而且长期在内阁办事,消息之灵通绝非一般部门可以比拟,三人对视一样,猜透了朱棣的心思。
      但这心思谁也不敢说出来。
      没错——朱棣是感受到了黄昏越来越强势的威胁了。
      所以镇西候黄昏这一次回国,这对君臣之间如何继续相处是朱棣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是杀还是继续放纵,绝对是个两难选择。
      杨士奇咳嗽一声,“陛下是要询问微臣等,镇西候攻破金帐汗国有功,应该如何封赏么,这事,怕是应该问礼部。”
      朱棣愣了下。
      杨荣也道:“是的,镇西候和太孙殿下一起,以区区两万多铁骑而破一国,此等军功,当世不在狗儿大监之下,理应封公。”
      封王就别想了。
      大明就没有活着的异姓王。
      杨溥和赵?保持沉默,这种事,没有非凡的眼光尽量不要去掺和,尤其是牵扯到大明妖臣,这人在陛下这边的关系极为复杂。
      朱棣见杨荣和杨士奇这么说,就知道两人的意思了。
      然后杨士奇一句话彻底让朱棣放下心来,“万国来朝,四海归心,多一公,且是黄侯爷这般拥有家国大义的千古人皆,是乃国家之幸也。”
      朱棣笑了笑,“那朕着礼部,考究一下,应该给镇西候封个什么公。”
      朱棣虽然有自己的考量,但杨士奇确实说得有道理,不杀,还封公,尽管黄昏有蚍蜉义从,看起来对皇权存在威胁,但也就仅仅是个威胁而已。
      没有土壤让他造反!
      黄昏最好的归宿,并不在大明。
      朱棣深呼吸一口气,这一次,老子经受住了考验,那你黄昏封公之后,能否经受得住考验?

第1399章 考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