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是自己选中的人选,朱由检不会随便放弃,他也相信耿荫楼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下朝之后派人把耿荫楼叫到养心殿,耿荫楼果然没走远,被太监带到朱由检面前,跟他交代要农政司去做的事。
首先要他组建农政司的班底,人员只从国子监里选,农事上的事朱由检不想让吏部选人。
吏部选来的要么是从哪里调来的官老爷,再不就是那些被父母家人耕种养活了几十年,侥幸考中举人、进士,等着穿上官衣抖威风的书生。
让他们去各省处理农事,与百姓打成一片,想也知道他们不会尽力,真让他们去只会满口怨言。
而国子监是全国最高学府,是学校而不是官署,去里边找办实事的人比吏部选出来的人靠谱多了。
北京国子监里七八千人,足够耿荫楼选的了。
跟耿荫楼交代完之后,为了不让耿荫楼太招人嫉恨,接下来的几天他要再下两道旨意,让百官看到耿荫楼是实在推脱不过才受领此职的。
至于商业司的人选他是真打算从群臣举荐中选,想想明末商人,他只能想到明末晋商卖国的事。
让王承恩去送耿荫楼后,一名小太监悄悄走进殿中,狗狗祟祟的道:“皇上~嘉定伯求见。”
“嗯?他谁啊?”朱由检头都不抬,注意力全在笔下奏疏上。
“就是周妃娘娘的父亲。”
周妃?周玉凤他爹,那个靠着国丈身份积攒了大量财富,国难当头却一毛不拔,还把女儿变卖首饰让他去捐的五千两银子,吞了两千两的吝啬国丈?
想起这个人在历史的作为,朱由检脱口一句:“不见。”
说完却又改口:“把他带进来。”
这老家伙平时都躲到苏州老家,难得来京一次,历史上的崇祯皇帝没从他身上捞出半点油水,不代表现在的朱由检做不到。
想着等会的说辞,朱由检脸上浮现出自信的微笑。
很快,王承恩跟周奎一起进来了,周奎刚一进来就满脸堆笑的凑到近前,一口一个女婿的叫的那个亲。
朱由检的注意力仍停留在奏折上,对周奎的热情视若无睹,冷冷回他一句:“何事?”
见皇上态度不善,周奎拉低身份道:“是这样的女婿,咱老家吴县陈家沟发现了几座矿山,衙门看的严,我好说歹说也不放。
女婿你也知道,丈人家过的清贫,这辈子攒的那点小钱儿也不够给全家人养老的。
这么些年丈人从来也没求过你啥,这次是拉下脸来求你了,给咱批两座矿山,你写个条子就行,我去找人集资,赚了钱也是你的一份孝心。”
朱由检听得笑了,一边在奏疏下写下敕字,一边摇头笑道:“哎呀~我当是什么事呢,这么点事何劳丈人你亲自跑一趟,还拉下脸来求,咱这关系说那个那不外了么。
我现在就给你写条子批矿山,还有咱自个儿家的事找什么外人集资啊,
第120章 吝啬国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