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7章 天文学家[1/2页]

明末圣天子 小手冰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正如秦良玉所想,东吁国内的情况非常糟糕,除了北面的明军,西面的荷兰人跟英国人。
      东南方的葡萄牙人也趁机登陆,在海上与东吁水军打了起来,最可恨的是西北方的莫卧儿人也有犯边之举。
      他们见有利可图就加入进来,让他隆大骂落井下石,此时的东吁可谓四面临敌,陆军不敢出城,海军都不敢出港口。
      相比于他隆的心烦意乱,北京城里的朱由检却是悠闲惬意。
      养心殿的书案后,朱由检正在刘若愚的配合下有效而高速的批着一本本奏折,今天他心情不错,处理起政务也非常顺手。
      正批着呢,殿外传来王承恩邀宠似的声音:“皇上,看奴才给您带什么来了。”
      朱由检走出去一看,殿外广场上,八名太监用棍子扛着一个巨大的花坛,这花坛比水缸还大一圈,太监们在王承恩的指挥下小心翼翼把花坛放下。
      花坛中种的是一颗四五米高的树,树上除了绿叶,还有一颗颗红艳欲滴的果子,树是王承恩派人找遍整个北京城才找到了番茄树。
      朱由检站在番茄树前,树上的一个个果子看的他口水直流,本以为不会吃到的东西就在就挂在他面前的树上。
      暗暗咽了口唾沫,看向这颗番茄树的主人,是个身穿天主教十字白袍的洋鬼子。
      看到皇上的目光,王承恩凑上来道:“皇上,下边人听说有个院子里有皇上描述的那种树,下边人过去一看,那院里全是洋鬼子。
      还有个老洋鬼子被绑在刑架上的雕像,下边人哪见过这阵势,以为是搞邪教的就把院封了,人全带出来了,这棵树就是这领头的洋鬼子种的。”
      朱由检趋步到他身前,洋鬼子赶紧跪下,用洋腔洋调的声音说道:“伟大的明国皇帝陛下,非常荣幸能见到你。”
      “你是天主教的传教士吧。”
      “没错,陛下您也了解我们天主教?”
      “哦,听说过,看来我那奴才说的老洋鬼子被绑在刑架上的雕像是耶稣雕像了?”
      “没错。”所有来到大明的西方人都习惯了洋鬼子的称呼,也懒得纠正了。
      “起来吧,你叫什么名字?”
      洋鬼子从地上站起来,像其他人一样低着头,不敢直视朱由检,“回陛下,我的名字是约翰.亚当.沙尔.冯.贝尔,我的明国名字叫汤若望。”
      汤若望?!
      朱由检眉头一动,这个人他记得,当过崇祯朝的官,对历法、科学挺有研究,好像活到了康熙年间。
      他回头吩咐王承恩:“把树上的西红柿摘下几个洗洗给朕送来。”
      王承恩答应一声,朱由检回头对汤若望道:“进来陪朕聊聊。”
      二人进到殿中,汤若望顿时铺满整面墙的大明疆域图所吸引,朱由检的这份地图是明朝全盛时期的疆域图,包括奴儿干都司、乌思藏都指挥使司,以及明缅战争之前,明朝在缅甸的六个宣慰使司。
      总面积多达1000多万平方公里,直到明朝中期,大明出了个战神,导致明朝疆域缩水锐减到700万平方公里左右,但这些汤若望在地图上可看不到。
      让人给他赐座后,朱由检开始问起汤若望的事,天主教一直想进入明朝,陆续派遣了很多传教士,汤若望就是其中之一。
      1627年,由于魏忠贤专权,北京的传教气氛不佳,汤若望被教堂派往西安接替金尼阁。
      他在西安城内建立了一座小教堂,除了开展宗教活动外,同时坚持科学研究和著述工作。
      朱由检铲除阉党后,天主教觉得在北京传教的气氛变好了,就把汤若望调了回来,王承恩口中的那个小院就是汤若望

第117章 天文学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