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发起冲锋的时候,城上缅族士兵也迅速做出反应,这群肤色偏黑的缅族士兵大都光着膀子操纵火炮向城下攻击。
佛郎机炮弹的出膛声震耳欲聋,一发发数十斤重的实心铅弹在火药作用下冲出炮膛,在空中划过一道道优美的抛物线后,呼啸着砸在冲锋的明军人群中。
砰!砰!砰!砰!
十几枚实心弹在人群中翻滚,鲜红的血沫腾空而起,十多名明军士兵被砸的血肉模糊,而实心弹推着他们的身体砸在后边一两人的身上。
一名弓箭手被落下的实心弹砸中胸口,身体当时就被炮弹带着向后退去,跟身后的弟兄一起砸在一起。
沉重的炮弹砸在两人身上,他的胸口和后边弟兄的胯部被炮弹压着,血肉黏在一起,惨叫声此起彼伏。
千步之外的明军炮阵也已准备完毕,各种不同样式的火炮向城墙轰去,掩护步兵进攻。
几十发实心弹砸在江头城墙上,每一发炮弹砸上去,都让城上的缅军士兵觉得脚下的城墙在颤,炮弹不停的砸在城墙上,感觉跟地震一样。
很多没跟阿那毕隆打过葡萄牙人的缅甸新兵愕然的望着从他们头顶呼啸而过的炮弹,眼中尽是骇然。
在这要命的时候,老兵还要用巴掌、用腿打醒这帮愣神的新兵,但他们行动的效果实在不大。
双方火力差距太大,缅军火炮大都来源于从外国购买和在与葡萄牙人的战争中缴获的。
以佛郎机炮为主、鹰炮、蛇炮为主,佛郎机炮射程尚可,鹰炮、蛇炮虽然被欧洲人装备在军舰上,但这种炮在欧洲的主要作用还是拿来攻击步兵的。
用的火药少,射程只有9米,别说攻击明军炮阵了,在明军没冲到城下架梯子攻城的时候,连步兵都打不到。
除了这三种炮还有蜥炮、投石炮等各种炮,此时的缅军就像后世用万国造的印军一样。
说好听点是装备丰富,说实际了,就是装备冗杂,非但无法形成高战力,还容易出问题,武器用坏了不会修是常有的事。
而明军除了仿造外国火炮,自身也有极强的创造性,火炮的种类、威力、射程都在缅军之上。
明军弓箭手们顶着三轮佛郎机炮击来到城墙百步之下,明军炮击也在这时候逐渐停止,在军官的呵令下炮阵前移。
弓箭手嘴里含着麦丽素一样的解毒丸,每五人身边跟着一个举着火把的弟兄,用火把点燃毒火箭,丝丝毒气在明军中蔓延。
一张张西番木弓拉成满月对准天空,弓弦震颤中,上千支毒火箭向城上射去。
一部分毒火箭落在城墙上,射中奔走应敌的缅军身上,还有一部分掠过城墙,射在墙后的缅军营房内。
明军弓箭手射完一箭后立刻从箭囊抽出第二支毒火箭张弓放出,城墙上缅军也没闲着,躲在墙垛后弓箭迎敌。
东南亚人最善此道,不少人在箭簇上投毒或者沾上粪便,一旦射入血肉,中箭者要不了多久就会伤口感染而亡。
有些缅军士兵意识到明军射上来的箭不对,也只能抓起自身边的毒火箭丢下城去,根本管不了其他人。
明军弓箭手争分夺秒的射完箭囊里的十支毒火箭后,向后退去将战场交给新上来的弟兄,新来的的弓箭手们使用箭簇上涂抹松脂、火油的火箭。
一支支箭矢带着点点火星向城内i射去,时有人面部中箭栽倒,更加快了弓箭手们放箭的速度。
一支火箭就是一个火种,毗邻城墙的民房很多被火箭点燃,不少在屋里躲避毒气的缅军士兵和缅族平民捂着嘴,憋着气跑出屋内,仓促间吸入毒气。
但只要他们吸入一口毒气,很快脑袋就晕晕的,多吸几口一会儿就晕了。
城上的缅军士兵也有很多人感到头晕
第115章 进攻江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