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2章 接踵而来[1/2页]

明末圣天子 小手冰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皇极殿前的广场上,随着钟声响起,六部官员踩着玉陛缓缓上殿。
      等百官站定,朱由检才在王承恩等人的簇拥下走上章台坐下,待百官朝拜后,王承恩踏前一步,随着他的一声“有事起奏,无事退朝”,朝会开始了。
      户部尚书郭允厚走到殿中:“启禀陛下,臣有奏。”
      朱由检一夜没睡,现在一眨眼都可能睡过去,听到有奏强打起精神道:“何事啊?”
      “启奏陛下,广西布政使昨日上奏,柳州府爆发瘟疫,直至奏本发出前,柳州府2州10县均有疫i情发生,死者已逾百人。
      患病者腹泻,呕吐,伤风、坏疽,口渴难忍,不消数日便皮肤化脓,十日左右便会逝去,柳州府已从临近各府县征募郎中赶往救治。”
      朱由检嗯了一声,“让广西巡抚多督促着点,瘟疫有变就速来报,承恩啊。”
      “奴才在。”
      “派人去太医院问问有没有哪个对瘟疫有研究的,有的话就派去柳州,还有,派人督促临近各省,多向柳州调拨治疗疫病的药材,一应花费待事了向朝廷奏禀,朕从内帑支银补上。”
      “奴才记下了。”
      郭允厚深深一拜,由衷说道:“陛下宅心仁厚,臣拜服。”
      说完缓缓退到人群里,又一人走到殿中:“启禀陛下,臣保举一人,若陛下能遣此人去柳州,则瘟疫可除。”
      “哦,何人啊?”
      朱由检半阖的眸子睁开一道缝隙,说话之人是兵部左侍郎申用懋,现在的兵部尚书朱燮元远在贵州,北京兵部全靠申用懋挑大梁。
      “回陛下,此人姓吴名有性,字又可,是臣的乡人,臣与此人有过浅谈,此人对医术,尤其是疫病有极深的认识。
      此人认为疫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非六淫之邪外侵,而是由于天地间存在有一种异气感人而至,与伤寒病不同。
      臣以为此人确有大才,故记得很清楚,今我大明正需这般人才,陛下广开言路,节用爱人,臣自然也举贤不避乡。”
      朱由检正困着呢,没心情享受他这计马屁,懒洋洋的道:“能让卿在皇极殿举荐的人,必非凡人,传旨,赐吴有性御医职,旨意到时即刻赶往柳州府,督办治疫一事。”
      申用懋面上一喜,没想到事情这么顺利,当即拜道:“陛下圣明。”
      御医是正八品的官职,品秩虽不如太医院院使、同知等官高,但老百姓可不是知道院使、同知是什么东西,但却知道御医是给皇上看病的。
      不管那个吴有性是否真有其才,只要他以御医的身份出现在柳州,就是告诉那里的百姓皇上心里惦记着他们。
      瘟疫的事议完了,大理寺卿文震孟走到殿中,从怀中取出一本奏折双手捧过头顶:“启奏陛下,今科会试泄题案审毕,除首恶周延儒外,其他23名罪臣均已认罪,这是罪臣名单。”
      王承恩把奏折拿来,朱由检张开一看,上边是一众罪官的名字、手印、处刑方式,再往后是罪官们的家人处置方式。
      在这些名字中,只有周延儒的名字上没按手印,朱由检把折子放在案上,问:“他因何不认罪?”
      “回陛下,此人在狱中不吃不喝,狱卒只得掰开他的嘴喂他,提审他时便大叫冤枉,说从未给温体仁写过静以修身四字,更没拿温体仁一两银子,是温体仁陷害于他。
      臣让他写静以修身四字,与温体仁家中的牌匾比对字迹,确系周延儒所写,周延儒辩无可辩,但仍叫冤,请臣上奏请陛下选一能臣彻查此事。”
      文震孟就事论事,声音中不带任何感情,既不偏袒,也不袒护。
      但他开了个头,不希望周延儒死的人就跳出来了,首先是太仆寺少卿李日华:“陛下,会试泄题案仍存疑点。
      光凭一幅牌匾就断定周延儒参与此事,未免太过武断,难以服人,臣请命自审泄题案,望陛下恩准。”
      有了出头鸟,其他平日与周延儒交好的官员纷纷走到殿中为周延儒请命重审。
      就连一直在朝廷上当透明人的光禄大夫来宗道也说:“陛下,一滴水掉进墨缸,不会对墨缸有影响。
      而一滴墨水掉进水缸,却能染黑整缸清水,若在此案尚存疑点时就定下周延儒的死罪,正如墨水掉进水缸,请陛下三思。”
      一道道为周延儒求情的声音,听的朱由检都快睡着了。
      他自认是个善于纳谏的君主,但在一些事上他绝不让步,比如在决定周延儒死活这事上。
      他把钱谦益、温体仁、周延儒等人放到眼皮底下看着就是为了盯紧他们,有机会慢慢收拾他们。
      这帮玩意儿书读的多,非但没有一道治国养民的策略,却精通党争,留着就是祸害。
      尤其是周延儒,从政经验丰富的年轻官员,党争的好苗子,留着指不定能掀起什么风浪,所以,他必死。
      他

第102章 接踵而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