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新官上任[1/2页]
明末圣天子
小手冰凉
找到荷兰人的软肋,接下来的谈判就顺利多了,明帝国对东吁作战,本就是对欧洲远东贸易投下的一份重磅炸弹。
失败了还好,要是成功了,明国官方必然加入世界贸易,东方帝国的茶叶、瓷器、丝绸一直是欧洲贵族趋之若鹜的奢侈品。
闻到腥味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丹麦人会一股脑的扑过去跪舔,那时荷兰再想与明国官方打好关系就要付出比现在多十倍、百倍的利益。
真要错过这个机会,米切尔轻则降职处分,被发配到非洲抓奴隶去,重则以给公司造成巨大损失为由被公司起诉,整个家族都会受到牵连。
米切尔心里苦,居然要自己这个小小的殖民地总督来做决断,要怪,他只能怪印尼群岛的马打兰人,偏偏在这个时候围攻巴达维亚。
断绝跟英国方面的贸易是不可能的,三方合力攻破东吁的希望才最大。
经过两个时辰的讨论,最终结果是,无论这场战争能否取胜,大明都会与英国、荷兰两家东印度公司保持十年友好贸易关系,所有出口商品不得高于制作价格的50%销售给两国。
在合同中明确表明,明帝国不会让丹麦东印度公司和其他国家的商人享受这样的福利。
当合同签订完成,米切尔即刻派人拿来标有东吁各座城镇、村落的地图,上边清楚标注着东吁各城官员的个人信息。
他们是来做生意的,要是不了解东吁内部的动静,保不准哪天东吁人就会突然出兵来打他们。
15年前,葡萄牙人就是吃了情报的亏,被东吁人赶出沙濂,现在也没能夺回来。
徐应元拿着这份信息,交给随行的礼部侍郎看了下,确定没问题后,第二天一早,便兵分两路,徐应元带着大部分人随着荷兰人的商队从陆地返回云南。
另外一小部分乘船,经过马六甲海峡,一直来到广西,无论怎样,西南明军都能在开战前知道会有人在东吁人背后捅刀子。
徐应元也留下了一支几十人的小团体来监督荷兰人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他们的汇报将决定双方未来的合作态度。
……
在遥远的北京工部衙门里,今天是宋应星初次上任,在两名属官的陪同下用一上午时间了解了织造科的方方面面。
都水、织造。
两个根本联系不到一起的名词,在大明工部里却是上下级的关系。
都水司的主要职责是管理修桥、铺路、巩固大坝、整饬河道的经费。
以及各省修造各种船只,并核销河防官兵俸饷;修制祭器、乐器;征收船、货税及一部分木税。
隶属机构有皇差销算处,负责核销皇帝出巡时各地所用维修桥梁、道路等费用。
冰窑,负责收发藏冰。
彩绸库,负责收发制帛、诰轴、彩绸、驾衣、宝砂、棕丝、藤竹。
可以说与水有关的督造都是他的职责范围,当然主要是内河,大明朝搞海禁,没人管大海的事。
都水清吏司是工部比较冷门的衙门,相当于后世的国家水利局,但要负责的事又比水利局多多了。
一上午的时间,宋应星把织造科上下瞧了个差不多,今天之前他还真不知道世上竟有上百种可以做成衣服的原料,而布料的分类又多达近万种。
一种种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的布匹让他看花了眼,带他参观的经承官姓李,山东人氏,对宋应星这位空降来的上官抱有谄媚之意,故而介绍的很详细。
他一边在旁边走,一边指着地两侧布架上挂着的布匹道:“左边是锦布,右边也是绸布。
大人刚来可能还看分不出差别,锦布用缎纹、斜纹组织,花纹精致多彩,绸布用平纹或变化组织,经纬交错紧密。”
说着来到里边,宋应星跟他走出这座由布匹挂起来组成的迷宫,就看到一名工匠正在织机前忙着纺布。
宋应星疑惑道:“织造科不是只管收发么,怎么干起织染局的差事了?”
经承官笑道:“有时候能剩点生丝,拿出去卖太少,放着又可惜,大伙索性凑钱买台织机织几匹布拿出去卖,卖的钱大家分了。”
这已经是老常例了,经承官说得很随意,宋应星听完怒道:“荒唐!这里的任何一根丝线都是民脂民膏,你们拿着老百姓的生丝织布换钱来花,与贪污何异?
在太祖爷的时候,你们这样要是被发现了,是要剥皮揎草的。”
第98章 新官上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