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曹鼎蛟便要启程。
三艘十米长的苍山船正在做出发前的最后准备,此时正是逆风,水手们将风帆放下,来到底层甲板准备摇橹。
码头上,曹鼎蛟特意嘱咐黄龙:“皮岛孤悬海外,形势特殊,陈继盛、刘兴祚二人心中不和,黄总兵千万小心。”
“多谢曹统领提醒,本将记下了。”昨天的酒宴上黄龙就发现皮岛众将明显分成两极,他这个总兵只能在中间保持平衡。
远处一名水手招呼道:“大人,可以起航了。”
曹鼎蛟回头应了一声,抱拳拜别黄龙:“黄总兵保重,蛟告辞了。”
“曹统领保重,一路顺风。”
曹鼎蛟登上苍山船,船员们收回踏板,船体两侧船橹缓缓拨动海面,三艘苍山船逆风驶出港口,向远处驶去。
……
在北京城里,即便已经是三月中旬,天地间仍一片寒凉,来往行人和进京赶考的举人们还要裹着厚重的冬装才能出门。
随着考生们陆续赶来,一时间北京城里文风盛行,大街小巷到处都能见到身穿青衣的读书人。
以往考生们来到北京后都会相互走动,交流读书心得或者这次会试考官的情况,而今年变成了蹲在各自房间里读书。
读的自然是朱由检用三个多月的时间写出大作,定名《强国策》。
月初刚在北京市面发行就卖爆了,城内书店全部售罄。
这本书不光考生们看,满朝文武和但凡识点字的军民商贾也在看,想看看皇上到底写出个什么意思。
在平阳大街上,一身淡紫色冬衣的朱由检手握一本《强国策》,带着刘若愚和四名扮作仆役的锦衣卫旗官,闲庭信步的在街上漫步,他想看看自己的作品反响究竟如何。
跟读书人接触自然要带读书人,王承恩虽然聪明,但论读书做学问,他比刘若愚差远了。
朱由检边走边看街边两侧的商铺,几乎所有客栈酒肆,甚至街边小吃都换上了吉利的名字。
比如街边卖云片糕的改名为三元糕,取意连中三元。
还有金榜酒肆、状元居、腾龙客栈,连风i月场所都改成如月桂楼、京城花这般带有好兆头的名字。
在刘若愚的推荐下,朱由检来到往年聚集士子最多的状元居里,这里不是消费最高的,却是考生聚集最多的酒肆。
据说百年间曾有三位状元、四位榜眼住过这里,虽然价格高些,但考生们都喜欢来此落脚,好像住进来就能蹭到先人灵气似的。
刚一进门就听到考生们在高谈阔论,动不动就圣人云什么的,再不就是谈今年上榜的会是哪些人。
还能见到抱着琵琶上楼的歌姬,明朝但凡有点规模的酒肆都有卖艺不卖i身的歌姬。
大都是小户人家的女子,再不就是茶室女,或是青i楼的清吟小班。
一名小厮过来招呼:“几位客官是打尖还是住店?要是住店那对不住,小店没房了。要是打尖,三楼还有个包间
第62章 满城士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