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上崇宗李乾顺能不封赏吗?为了确定要疯蔡全无什么官职,他亲自和蔡全无谈了不下三次,要封蔡全无为护国公挂太师太傅兼三司太尉。他是真心想把蔡全无留下,也把大夏的兵权交给了蔡全无。
可是蔡全无就是不接受。他说当初同意帮大夏借兵,全是为了宋、夏的百姓不再受刀兵之苦,复位之后只要李乾顺真心罢战,让两国百姓休养生息也就行了。他蔡全无是大宋人,是不会接受大夏的官职的。
李乾顺也知道当初答应过蔡全无,也就不再勉强。不过他又来了另一手准备,那就是拜蔡全无为师,对!是他李乾顺个人的老师,与大夏国的其他一概无关,纯纯粹粹的个人师生关系。
蔡全无没办法只得同意,李乾顺大喜,当场行了师徒之礼,然后以私人名义给蔡全无在兴庆府修建府邸,这是徒弟送的礼物,没办法蔡全无只得接受。李乾顺的目的蔡全无心知肚明,那就是让蔡全无关键时候再给他出谋划策以备不时之需。这位师父不仅武艺高强,足智多谋而且在大辽和大夏人脉极光,那可是真正的靠山。
蔡全无也没闲着,抓紧让李乾顺修复宋夏关系。现在大夏与大辽的关系已近得到了修复,可以说完好如初,只是这宋夏关系着实让人头疼。
自打李元昊以来,宋夏关系极不稳定,也可以说是积重难返。李元昊更是反复无常,翅膀软的时候就向大宋求和,翅膀硬了又调过头来与大宋开战,如此反复了好几次,已经是把大宋军民的心伤透了。大夏在大宋军民眼中已经毫无信誉可言,此时去求和还有谁会相信呢?
而且双方打了几十年,相互死伤几十万人,已经从邻居吵架斗殴打成了世仇,现在连大宋边境的小孩子一听西夏国名也是横眉冷对恨得牙根直痒痒。
虽然形势不容乐观,李乾顺还是拿出了十足的诚意,亲自草拟国书,向大宋称臣求和,希望双方罢兵。蔡全无也给老种经略相公、河西王折克适还有京城的宿太尉各自写了一封信,希望他们能够育成此事。
信使出发以后,蔡全无和李乾顺那可是望眼欲穿,每天数着手指头过日子,希望信使快快的回来。三个月后信使带回了消息和几封信件,大宋皇帝拒绝求和。原因却是很奇葩,回信中说道,大宋与大夏交战以来,大宋几乎就是赢多败少,这样用不了几天就能把西夏解放了,到时候连西版图也并入大宋,还要什么求和啊!
蔡全无又打开宿元景的回信,宿元景在信中大骂蔡京、高俅、杨戬、童贯四大奸党。他们以国力强盛为由,忽悠徽宗皇帝不屑与西夏议和,只是如此好的机会擦肩而过,真是奸臣误国。大骂之后,也就没了然后了。
种师道和折可适没有给蔡全无回信,他们只是让信使带了一句话来。
“什么话?”蔡全无焦急地问道。
“老钟经略相公指着地图说:‘蔡全无你不是上面有人吗?”信使说道。
第395章 上面有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