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利用机械原理呢,还是利用阵法的原理?”
“如果利用机械的话,那么就只能利用气流来产生动力,可是没有气流的环境,那不就成了废物了?”
“可是要利用阵法的话,那么阵法应该怎么来构架?其中的理论是什么?我们都不知道啊?”
“不能因为有困难就退缩……”
“对,一定要考虑周全……”
“说得倒是轻巧,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阵法都不明白,怎么利用?”
“……”
在工部的研究室里,一大群以鲁妙子为首的工匠们,正在苦着脸,研究着大秦的新式交通工具的方案。
目前来说,成果都不理想。
所以才有了上面的争执。
如今的大秦可不是在凡俗世界的时候。
和曾经的三个核桃两个枣相比,如今的大秦工部,可谓是人才济济。
通过这些年来鲁妙子和公输家族的培养,以及赢子高的大力支持。
工部的人才可谓是老中青三代完美承接。
老年人有经验、中年人有技术、年轻人有想法。
这结合起来就是工部无往不利的创意。
这些年来,工部给大秦的贡献居功至伟。
他们甚至都将武器格式化了。
比如一杆长枪,不同身高的人用多长的合适?
多大力量的用多重的合适?
长枪上的花纹,应该是什么样的更为合理。
以至于所有大秦军中,除了花纹之间的距离因为身高不同而发生变化之外,其他的几乎一模一样。
如果不给自己的长枪绑个特殊的标记的话,恐怕大部分都不太好分辨到底哪个才是自己的武器。
但是没有办法,工部已经将所有的东西,都改进总结成一套成熟的数据。
已经没有了再做任何改变的余地。
没办法,一群科技宅就是这么的厉害。
但现在,一道巨大的鸿沟,横卧在工部所有人的面前。
让无往不利的工部官员再一次回想起了曾经落后的地球岁月。
没办法,无论是交通工具还是运输方式,都是工部前所未接触过的新方式。
以往的经验就完全没有了用处。
无可奈何的秦腾只好笑眯着眼睛,给一众工部年轻官员鼓劲。
“这是我们以前都没有接触过的新领域,以往的经验都没有了作用。”
“所以,接下来就要看我们的青年小伙子了,利用你们的想象力,帮大家想出一条新的方向来。”
听到秦腾这位尚书,竟然说出这么不负责任的话来,年轻官员纷纷翻着白眼,中年和老年的官员,则呵呵地看着笑话。
谁还不都是这么过来的,现在都好多了,以前自家尚书那压榨的才叫狠呢。
毕竟现在工部更像是一个科学院一样的存在。
只负责技术的积累、改进、设想、发明和创造。
至于制造,已经被剥离出去,成为了工部的下属机构。
十多年前,制造和创造都在一起的时候,大秦和大唐世界打仗所需的军备,可都是工部供给的。
&
第195章:黑火药改良成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