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弟弟终于撤退到了安全的地方,李秀宁在心里重重地叹了口气,然后对着身边的亲卫吩咐起来。
“鸣金收兵!”
虽然她也知道,能撤退回来的,绝对不会有多少,但能回来一些算一些。
因为夜色,战场上能见度有些低,无法看清双方的具体战损。
城墙上到底高一些,根据李秀宁目测,双方的战损大约为一比三。
李唐三万五的骑兵,到了黎明时分能生还的不到五千人。
而大秦的战损大概有近一万人左右。
这已经是李唐能拿出来的精锐。
除了人是他们自己训练的,其余的装备和战马都是由世家提供。
虽然暂时还不知道,为什么这些世家在他们身上下血本,但这种事情谁都不会拒绝。
可惜,最为精锐的部队依然没有看到胜利的曙光。
和李秀宁估计的数字差不多,大秦这一战折损了八千锐士,其中有七百的重骑兵。
这让王贲和蒙恬有些恼羞成怒。
要知道这些宝贝疙瘩可是他折了老脸才借来的,谁知道一战之后就折损了五分之一。
这让他如何给陛下和赵云交差啊?
而且重骑兵的挑选本来就苛刻,所以人数一直上不去,真的是战死一人少一人。
哪怕是训练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所以面对着这些损失,王贲花白的胡子都快被自己薅光了。
虽然他们王家倒向赢子高的时间也早,但却并不是赢子高的铁杆心腹。
而且即使是心腹碰到这种事情也麻爪呢,更何况他还不是。
最起码在赢子高的心里,他儿子王离的地位就比他高。
对于这种事情王贲倒没有在意,他都过了天命之年,还在乎这些东西。
不过是想着没办法给皇帝交代而已。
王贲烦恼的时候,蒙恬也没好到哪里去。
面对这种事情,任何一个有雄心壮志的将军,都不会表现出不在意的神情来。
而唯一让两人感到安慰的,就是还有彼此陪伴着。
最近一段时间,王、蒙两家还是武将当中的领头家族,所以竞争的关系暂时是去不掉的。
所以这次两人一起倒霉,倒是好过某一个人倒霉的强。
而没有看到奇迹出现,李唐就迅速地改变了策略。
拿出全力来进行防守。
尤其是对于大秦的弩箭的防守,致使但凡上了城墙的士兵,必然人手一个盾牌。
而且除了城墙内靠墙的一排士兵外,百米之内都看不到一个没有防护的士兵。
看着犹如缩头乌龟一样存在的李唐,王贲和蒙恬都有些挠头。
如果不计代价的话,那么大秦士兵的牺牲就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可是如果再这么拖着的话,那么陛下那里……
两人同时看了对方一眼,然后又迅速扭过头,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一般。
确认过眼神,眼前这个家伙不是个好的背锅对象!
两人都是积年征战沙场的将军了,绝对懂得慈不掌兵的道理。
&nb
第139章 殿试[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