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7章 皇家别院安置贫寒学子[2/2页]

大秦:打卡十八年开局请祖龙退位 大秦太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都遭受袭击了,那么南营会被对方放任不理么?”
      “以大秦的作战力,即使我们到了南营,也不过遭受前后夹击罢了。”
      “而西营离黄河太近,战略纵深不够。”
      “唯独东大营,进可攻、退可守,我们能掌控仅有的主动权。”
      “世民啊,记住,夜晚遭受袭击,第一考虑的不是减少损失。”
      “而是要在第一时间,考虑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将百分百可以掌控的力量收拢起来。”
      快速地将其中的缘由和经验灌输给李世民,李孝恭这才无限痛苦地看了北大营一眼。
      “北营,完了!”
      在古代冷兵器时代,没有防备的遭受到夜袭的情况下,只要不是实力悬殊特别大。
      一般情况下,被袭击的一方,基本没有什么反败为胜的可能。
      我们民族相传的所谓兵法,就是在自身实力不足的情况下才用到的。
      至于实力强大的时候,直接用最稳妥的方式,碾压过去,才是最为主流的办法。
      任何大战,往往打的都是阳谋。
      只有小规模或者弱小的一方,才会考虑阴谋诡计的实施。
      这也正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战争的主旋律。
      有些战争运用兵法之所以被称之为经典,正是因为不可多见,所以才让人惊叹。
      以弱胜强的实例总是少数。
      就好比官渡之战,之所以曹操算尽了计谋,就是因为他实力弱小。
      而袁绍也并非三国演义中那么蠢货,只是他一直顺风顺水,唯一一次栽了跟斗的,就是官渡之战。
      只不过他栽的这个跟斗实在有些狠了,所以才导致了最后的失败。
      没见曹操最后也不是同样在赤壁骄兵败北了吗?
      在那之前,曹操多谨慎一个人啊,结果势力强大了,就开始直接碾压了,连计谋都不再考虑了。
      事实证明,势力强大是一个方面,稳妥也是另一个方面,两相结合才是胜利的保障。
      而韩信之所以一生不管强大、弱小都没有失败。
      就是因为无论面对谁,韩兵仙都把自己当做弱小在考虑。
      可谓是在战略战术上谨慎到了极点,所以才战无不胜。
      好像是要印证李孝恭的话一般,就在两人说完后,还没有一盏茶的功夫,南大营就紧跟着喧嚣起来了。
      无数火箭从天而降,落入到了南大营当中。
      让原本就有些慌乱的李唐将士,瞬间就乱成了一团。
      因为北大营遭受袭击,所以整个李唐军营,第一时间下意识地将注意力转移向了北方。
      但就在这个时候,蒙恬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因为后方的不稳,前面防守渡口的李唐军士,根本没有多少战斗力。
      面对几乎化为杀戮机器的大秦锐士,李唐守军第一时间就崩溃了。
      而没有了主将坐镇,没有了后方力量的支持,他们根本无法挡住大秦的进攻。
      于是在南北夹击的情况下,大秦终于打通了黄河中下游唯一的南北通道。
      等到李世民几人在东大营,收拢了不到两万的残兵败将之后。
      看着宛如地狱之中爬上来的魔鬼一般的大秦锐士。
      李世民并没有在士气跌入了极点的情况下,选择和大秦士兵硬碰硬。
      而是选择带着不到两万的士兵,快速地撤退到了安邑一带重振旗鼓。

第127章 皇家别院安置贫寒学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