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为恐怖的是,项羽还有猛兽一样的感觉,宇文家甚至都不止一次做出暗杀的举动。
但却连一次近身的机会都没有。
“现在我们唯一所能做的就是等!”
“等我们南方那些家伙和大秦那些野兽们分出一个胜负,或者两败俱伤!”
沉默之中,独孤峰打破了寂静,缓缓开口说道。
但所有人都对于那个两败俱伤的说法,没有任何的期待。
连续两次和大秦士兵交过手的他们,可以说非常了解大秦士兵的战斗力。
那就是一群战争机器。
甚至连宋家的精锐,也只能给他们打个策应,或者站个后军。
好在定襄基本已经到了中原王朝的最北端,大秦的士兵要和他们见面,起码要闯过好几层关卡。
太原城内,李家已然光明正大地住进了杨广的行宫之内。
“根据密报,大秦又开始动了起来,大家都说说自己的看法。”
看着左右两列泾渭分明的子女和下属,李渊那宛如老妇人的面容,再添几分愁苦。
这些混账,都已经到了什么时候了,依然不忘记彼此之间争斗。
都是一母同胞,难道亲密合作就那么艰难吗?
大儿子李建成、四儿子李元吉一边,然后二儿子李世民、三女儿李秀宁一边。
这让本来就有些优柔寡断的李渊,脑袋都快裂开了。
尤其是在李唐还面临着大秦的威胁时,这种依然内斗的情形,简直就是削弱自己的力量。
但李渊却对此毫无办法。
大儿子虽然能力稍逊,但也算英明果决,最为重要的是他占据着礼法,因为获得了李唐大半文官的支持。
而二儿子则能力出众,礼贤下士,得到了所有武将的拥戴。
从某方面来说,两个儿子之间的争斗,也是李渊麾下文武之间的派系争斗。
好在此时大唐四处强敌环绕,两人之间的斗争还算克制。
“父王,儿臣认为我们应该将所有的兵力,都集中起来到太原附近,在晋地实行坚壁清野。”
“这样一来,不仅使得我们的力量更加集中,也能使得秦的战线拉长。”
“与此同时,我们应该和其他的势力积极联系,共同消灭秦的势力为己任。”
生死存亡间,李建成选择了稳重为先,以大本营为中心,打造抗秦最后堡垒。
听到大儿子的话,李渊没有发表意见,不过对于大儿子这种老成稳重的理念,还是给予肯定的。
但还没等他开口,一旁的李世民也毫不示弱地对顶起来。
“世子的意见,世民不敢苟同,后撤到太原的话,基本就将主动权送给对方了。”
“而且这一撤,就将黄河的天险变得一文不值。”
“所以,我们应该屯兵于河东,充分利用黄河的天险,将秦的士兵,堵在黄河的南岸。”
一听到李世民的话,李渊的脑袋就青筋暴起。
又来了!
每一次都是这样,一旦让两人都开口发表意见的时候,就从来没有出现过两人意见一致的时候。
也不知道这两位亲兄弟为啥这么气场不和?
第120章 科举临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