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白赵云的好意,当下宋缺也投桃报李地抬高了赵云的地位。
其实这么说也没错,从大秦的角度出发,赵云也算是五万大秦将士的主帅了。
听到宋缺的话,梵清惠也没有多想,以为赵云的名字就叫赵子龙。
因为崇拜某些古人,而将自己孩子的名字取偶像的名字,是中华民族自古的传统。
“这位赵将军,天下百姓艰难,隋朝统治腐|败,选一位明主,能够更快地结束乱世,对于天下百姓而言,是大好事。”
“也希望赵将军大局为重,不要让私人感情影响了天下百姓的未来。”
“更何况我佛教虽然发源于天竺,但教义很受百姓爱戴,绝对算是中原的教派之一。”
颇为好笑地看着梵清惠这满口仁义道德的胡说八道,赵云的心里怒火升腾。
“我不管你们属于哪里的教派,但你们有什么资格代替天下百姓?”
“谁给你们选择明君的权利?你们以为你们是谁?”
没有讨论佛教的选择到底是不是明君,赵云直接就事情的本身发起了责难。
在他看来,这些人的出发点就是错的。
哪怕他们碰巧选对了人,但也掩盖不了他们本身就是错误的事实。
所以与其讨论人选的对与错,还不如直接质疑他们的权利。
更何况,赵云不认为这天底下还有比他们二世陛下更为英明的君主。
任何一个君王,想要英明,都是要资本的。
没有汉之初的黄老思想,哪来的文景之治。
没有了文景之治,哪来的汉武大帝。
没有天下万民的期盼,刘秀也就是一个普通的粮商。
没有了隋炀帝的好大喜功,贞观之治就没有实施的基础。
没有了独尊儒术的数百年积累,哪有宋之养士百年。
而赢子高是个例外,他的资本原本就不是来自于凡间。
番薯、土豆、玉米、造纸术、印刷术、马具……
纵观赢子高登基以来,所有获得的巨大民间声望。
无不是有着系统作为后盾的。
而和系统相比,所有历史上的明君加起来,都没有赢子高的底蕴深厚。
所以,赵云并不认为慈航静斋一群尼姑能选出一个什么样的明君来。
更何况,最为核心的问题是。
谁给他们决定明君的权利?
心中这么想的,赵云也是这么问的。
而面对赵云那满面讥讽地质问。
梵清惠并没有任何的心虚,反而大义凛然地说到。
“我慈航静斋作为白道的魁首,为民请命,还天下太平,是义不容辞的大义!”
并不是梵清惠装作大义凛然,而是她真不心虚。
因为她自小就受到慈航静斋这样教育,所以她一直就这样认为。
用后世的话来说,三观的形成不是一日之功。
而且,一个人的三观一旦形成,那么绝对很难改变。
这也就是古人云: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但很显然,慈航静斋那一套,在赵云这里行不通。
道理也很简单,因为赵云之前的主公是刘备刘玄德。
刘备是谁?
是大义相伴的刘皇叔,可以说是慈航静斋的祖师爷级别的人物。
第95章 官盐到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