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就是运气。
其实在升上三公九卿之前,大家的路走得都差不多,除非是像李斯那样地纯文臣之外。
大家其实都是本职公务,加上战功,慢慢地从小官升到大官的。
可以说,大秦百分之九十的官员,其实都是上阵杀敌过来的。
至于说谁有什么转业的能力,那就纯属胡说八道了。
就拿内史滕来说吧,在升任内史府之前,无论是数术、财货归纳都是不精通的。
更别说种植庄稼之类的。毕竟大家自懂事之日起,就开始上阵杀敌,谁有功夫去管庄稼怎么种。
哪怕你出自于农民家庭,也一样。
毕竟就是想学也没时间啊。
但就是运气好,所以内史滕竟然先是进入了内史府,然后又成为了户部尚书。
在没有特别擅长的技能的时候,运气就成为众人嫉妒的焦点了。
但是没有办法,大家又没有时间倒流的能力。
于是本着打不过就加入的原则,户部,成为了大秦最近一段时间最为吃香的部门。
权利无比巨大的检察院、掌控所有官员命脉的吏部,都被户部给干了下去。
甚至连未来内阁储备地的学士院,也都不那么吃香了。
因为,有潜力如果兑换不了的话,那么一辈子都只能是潜力了。
可是户部是实实在在出政绩的地方啊,而且人家还是一出就是一茬接着一茬的来。
最近半年的时间里,户部的官员,都被赢子高连升三|级了。
如果不是赢子高实在不同意,甚至内史滕都不好意思在户部尚书的位置上呆了。
别人升三|级,但他都一品了,所以他升的是爵位。
哪怕如此,他的爵位都升了两级了。
再这么呆下去,恐怕都要惹众怒了。
但赢子高哪会放他离开,直接在大朝议之上,当众点明了,如果内史滕一天没有到退休的年龄,那么他就一直是户部尚书。
可内史滕距离大秦新规定的,最高七十岁退休年龄,还有十多年啊!
这就让人感到很绝望了,好伐!
既然惹不起最大的那个,那么两个侍郎就成为了天下最幸福的存在。
当户部左右侍郎,高高兴兴地得到了某些人的保证之后,一个跳槽去了吏部、一个跳槽去了兵部。
对于这种事情,赢子高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耽搁公务,他其实很好说话的。
当然,这是他自己认为的。
至此,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从户部出去的三个高级官员,竟然霸占了三个部门的二把手。
除了之前吏部、兵部两个之外,还有就是最早先被赢子高点名调入商部给刘伯温当副手的司马欣。
都知道,司马欣是刘伯温准备培养的接|班人。
而刘伯温则是未来的首辅人选。
想想十年之后,大秦七部最高衙门,竟然有四个都是户部出身的人。
这种局面一出,户部竟然更加火|热了。
低级的官员、没有关系的官员是没有什么指望了。
但是那
第77章盐场产量引来的争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