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一十二章:且试天下,坐金銮![2/2页]

超神学院:我在研究虚空 小白订书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样的,洞察之眼下的夏学是被不可见的天地能量保护着,无法读取的。
      可单单凭借肉眼去看,天使彦也没有丁高阳这个国术真练宗师对夏学所打拳式的眼力。
      于是天使彦稍稍动容不解夏学在搞什么。
      这就是拥有数据,不知其中奥妙的例子。
      天使彦读取过地球数据库,数据库中是有些许关于国术的数据资料的,可惜天使彦没练过国术并不能真正理解。
      可能有人觉得天使彦活了几千年,怎么可能看不懂国术知识呢?
      那可能是大家不知道,其实古炎黄不少国术不是以拳谱,甚至不是跟拳有关的书籍写下来的。
      古炎黄很多真传国术拳式其实都是用道经炼丹术语记录。
      为什么用道经炼丹术语记载?
      很简单,古炎黄规矩很严。
      你把拳式直白的写出来,官府一查你竟然撰写拳谱,欲意何为?是否要豢养大批拳师?
      一通问题下来,轻则家破人亡,重则满门皆斩。
      于是很多拳式都用道经炼丹术语写了下来,且都写的很隐喻。
      解释一句道经炼丹术语是什么意思,拥有地球数据库中所有数据的天使彦肯定能解释出来,但落到国术乃至身躯实处可就不一定了。
      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就知道了。
      举个例子,比如之前丁高阳说古代人怎么看练武练的差不多,就一句话‘一拳打出,首尾俱颤就差不多登堂入室了。
      你让夏学和天使彦解释这句话,凭借夏学和天使彦两人脑中的知识,那他俩绝对能给你用大白话解释的明明白白的。
      ‘首尾俱颤要让夏学和天使彦这两个人站在他们角度解释,就是首端和尾端都颤的意思,再详细点解释就是头和尾端都颤。
      可在国术中,真正练到首尾俱颤的人才知道,它不是单单只脑袋和身体尾端,也不单单指连接首尾的脊柱,
      广了说是指全身,细了说,指身体每一块部位骨骼。
      就假设夏学和天使彦能解答出全身要颤这一层意思。
      那夏学和天使彦又知道肌肉筋骨怎么震,怎么颤,以何种频率动才对吗?
      这里就体现到了一个国术师傅,在旁亲自教导的重要性了。
      可能会有人说,那第一个练成国术的人,怎么知道筋骨皮肉间怎么颤动怎么练的呢?
      因为炎黄上下数千年,国术二字虽是百年前才定的,
      可炎黄武术绵延了数千年,是经过了无数炎黄人亲自试验,一步步摸索出来正确规律的。
      所以才说短短四字,在国术中可是很有讲究,同样你要练明白了‘首尾俱颤这四个字,不说暗劲必成,反正明劲是指定达到了。
      除了首尾俱颤这个例子,还比如一直说的‘抱丹坐跨这四个字,以及这四字说的动作架子的奥妙。
      抱丹坐跨,一样在以前古炎黄中是没有提到过这个词汇的,还是孙禄堂那个年代定武术为国术时才写出来的词汇。
      不过古炎黄以前虽然没有‘抱丹坐跨这个词汇,可不代表没有这个境界。
      其实古炎黄以前虽然没有‘抱丹坐跨这个境界,但不少丹经和道经中都描述了‘抱丹坐跨,只是描述的很隐喻很深奥。
      比如有典籍描述‘回先天混沌,余一点灵光。
      没错,这句就是描述的国术抱丹坐跨入丹劲。
      你看抱丹坐跨用大白话解释,就是凝聚精气神和一声气力气血能量于一点,是不是也就是‘回先天混沌,余一点灵光?
      所以说,一个没练过国术达到抱丹坐跨的人,你让他理解‘回先天混沌,余一点灵光。这句话,他怎么能和国术联系到一起?
      这也就是为什么说,天使彦数据库中有关于国术的数据,也很难知晓国术奥妙的原因。
      所以只拥有数据资料,拥有一本拳谱也基本不可能练成国术。
      除非真有书中说天资绝顶生而便懂的人,但这种人就算有,又能有几个呢?
      这就是为什么丁高阳说‘道无经不传,经无师不通。
      不多解释这些。
      可见将罡劲练到不只打出凌空一寸,拳式打的越来越快,透过拳头打出的罡劲凝聚的透明拳头距离越来越远的夏学,
      竟将站在院旁的天使彦丁高阳三人逼得退到一边,给夏学让出更宽敞的空地。
      纵使让到一边,距离夏学远了些的天使彦三人,依然紧紧注视着夏学。
      特别一双老眼如老鹰俯瞰大地的丁高阳,死死地盯着夏学每次拳式,每次打出离体远超一寸的透明罡劲拳头时,夏学身体的表现。
      为什么罡劲能凌空打出一寸,那是因为周身劲力勃发高度击中于一处而发导致的。
      即使是罡劲宗师也无法一下多使用凌空打出一寸,因为很耗体力气血和体内能量。
      用多了,很可能会整个人脱力而死。
      那为什么夏学打出罡劲远超一寸不说,还能一直打?
      可叹知道众多国术奥妙,可能是炎黄存在为数不多真练的丁高阳,也没想明白为什么。
      只能归咎到应该是夏学身体异于他丁高阳这些凡人,那不外星人都叫夏学为神,说明夏学的身躯肯定和他这些普通人不同。
      没看明白是没看明白。
      丁高阳可没有消极,反倒更激动地望着夏学。
      因为夏学的表现,说明夏学真的有可能取回‘真经,真的有可能找到国术的更高境界。
      说到这,便见丁高阳期待的夏学停下来了。
      不知是否是夏学打出的透体罡劲距离已经达到了极限,还是罡劲圆满即将突破丁高阳说的罡劲后全靠悟的那个境界。
      只见长拳打过四方,几尺拳臂如镇天尺收回的夏学,突然身子微微下沉,下沉蹲成一个架子,
      原本还在荡四方如镇天尺的拳臂,坦然收回成几分环抱之势,背部微微向后靠去,活脱脱像是坐在一张巨大座椅之上。
      见到这一幕,丁高阳脸上干瘪的皮肤缩到了一块。
      这坐式虽然和他所知拳式中的坐式都不同,但不知为何他从夏学这个坐式上感受到了国术中类似的…
      坐金銮!
      坐金銮,出自太祖长拳。
      太祖长拳是宋太祖所创,坐金銮这式取的是黄袍加身,高坐金銮殿的意境和气势。
      坐在金銮,整个天下,整个江山,便在环抱双手之间。
      成就罡劲,即将突破罡劲达到神乎其乎之境界的夏学,被黄袍加身,坐上了金銮…坐上了金銮…
      丁高阳脑海中回响着‘坐金銮。
      刚刚说丁高阳差了点明悟和有感,才能对夏学的这套拳式有新的推测,现在丁高阳貌似抓到了那似明悟。
      丁高阳又开始回忆夏学这套完整的拳式,心中振振有词地嘀咕。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八卦,八卦生万物,万物由我心,八极入天下,且试天下拳,坐金銮…

第三百一十二章:且试天下,坐金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