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3位瘾君子如今已经被媒体捧成了明星,都可以组合出道了。他们每日出入于各大媒体中心,频繁在电视上露面,托背后高人的指点,这十三个人总是一身西装革履,看起来就像是备受冤枉的高级知识分子一样。
与他们同行的是他们始终未曾放弃的家属。他们带着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结伴接受采访,再加上周边村民还有邻居的佐证,还原了一个又一个幸福健康快乐,却突然遭遇飞来横祸的家庭。
电视上打扫得整洁一新的家里,一位罪犯家属拿出了一本相册,一页一页的向记者展示着他们曾经幸福的时光。
“这张照片是我们刚刚结婚的时候拍的,那个时候他还在本地的工厂里打工,我呢,是本地一名村妇,他追了我大概一年的时间吧,”女人抿着唇笑了笑,露出犹如小女孩一般的神情,“虽然当时家里没有什么钱,但我想如果只要能安安稳稳过日子的话,再加上他对我那么好,以后的生活应该也会很幸福吧。”
再然后是她怀孕的时候:“这张照片是他偷偷给我拍的,我想女人大着肚子有什么好看的?怀孕以后又长得特别丑,我就不想让他给我拍照,哪知道他趁着我不注意还是偷偷拍了。所以当时我用手挡着脸,真是好丑的样子。”
“这张照片是当时工厂下岗,我男人就去本地的小学应聘语文教师,没想到居然真的应聘上了,学校让他留在那里实习几个月,这张照片就是他实习的时候我去给他拍的,如果没有那件事情,现在他应该还是一名语文教师吧。”
……
随后镜头一转,记者又找到了村里的几位年轻人。
“当年王老师对我们特别的好,上课特别的仔细认真,我永远都记得他教过我的那一首白日依山尽。”
“有一次,我忘记带学费了,被班主任骂了一顿,还是王老师给我垫的钱。”
“我们不相信王老师会做出那样的事情。”
“王老师的侄女和我是一个班的同学,其实我那个时候就觉得有点不对劲儿,因为葛兰兰总对我们说她妈妈在她面前说她爸的坏话。”
“我和王老师的侄女接触不多,那个小姑娘很小就带戒指扎耳洞,怎么说呢?我妈妈跟我说打扮成那样的人肯定不会好好学习的。”
“王老师自己也有一些问题吧,教育不好自己的侄女。”
针对这13人的报道加入了大量的情绪反馈还有形容词,使得这报道读起来不像是客观的新闻,更像是一篇小说,而小说是最容易吸引阅读的。每个看过这条新闻的人,都悲惨极了主角的命运。他们从仅存的事实里推断,这样13个热爱家庭,热爱妻子孩子,孝顺父母,工作认真的人,怎么可能做出猥亵幼女的事情呢?
“如果我猥亵过幼女——”电视里,王老师看着镜头,眼神笃定的就像是即将赶赴战场的勇士,“如果我猥亵过幼女,就让我全家被雷劈!”
群众们感动得稀里哗啦,为他留下了怜悯的眼泪。但坐在办公室里的邱健清几个人却对他的话一个标点符号都不信!一个有着七年吸毒史的男人!开玩笑吗!毒瘾深到这种程度人性都会打折扣的!
就在这时,市缉毒大队给邱健清打了一个电话,他们近日抓捕了一个毒品原料的上游供货商,掌握了这个人历年毒品原料销售的账单,结果在他的销售记录里发现了几个已经被标记的账号,账号户主正是葛大建。
这位上游供货商颇有经济头脑,记账记得特别精准,日期、交易人、交易内容,以及后续可以为他提供什么帮助都写得一清二楚,如果他用这个心思去做点什么正经的生意,现在应该也发家致富了。
邱健清将这条信息汇总在了警方公告里,舆论出现了小小的反转。但很快反转的声音又被压了下去,毕竟制毒的话只涉及到了葛大建一个人,仅证明制毒案是真实的话,那么猥亵案这个罪名还没有二次落实。
而且大部分人并不了解吸毒会对人性产生怎样的影响,他们无法将吸毒和为非作歹联系在一起,仅仅以为吸毒就是对一个人的自戕而已,吸毒者可能是意志不坚定,可
第350章 媒体[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