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十六章 印度洋的风[1/2页]

从亮剑开始崛起 我的头像是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我们要救回那些国民。”
      白宫,会客室内,一位西装革履,气势非凡的金发碧眼老人,踱着真皮皮鞋,语气歇斯底里的疯狂,很有元首的真传:
      “让那些侵犯美利坚国民的异教徒付出代价。”
      “我们要·····”
      听着这位美利坚排名前二十的顶尖富豪,个人以及其家族在商界,政界都有强大影响力的老人,也就是被对岸抓捕的凯尔·多弗父亲发言,富兰克林微笑着回答:
      “救回那些被异教徒无辜抓捕的国民,这是我们的义务。”
      虽然他是总统,米国权力的顶峰,但眼前的人在国内有非常大的影响力,而且还是他背后的大金主,自然得认真对待,小心应付。
      “我希望看的行动,而不是口号。”
      能成为顶尖富豪,这位老人自然不是傻子,到目前为止官方仅仅外交部,总统办公室发声谴责,其余的什么有效行动都没有,他直言不讳指出问题。
      至于总统。
      别人怕,他可不怕。
      哪怕现在是战争时期,总统集诸多权力于一身,他也有足够多的发声力量,谁也拦不住,况且这件事,涉及美利坚的荣耀和脸面,是对美利坚合众国的侮辱,很多人都会支持他。
      战争时期,鹰派强盛。
      “我们已经在制定方案了。”
      富兰克林心里默默叹了一口气。
      在那十七人被抓捕的第一天,他就行动了。
      能做的都做了。
      切断官方商业联系,通过政策逼迫回技术人员,召回飞行员等军事援助,停止两国之间的航班,停止军方的技术交流,停止民间商业行为。
      但不能说影响不大,只能说毫无作用,对方非但不怕,不慌,甚至还主动促成这些切断,派专机将技术人员,飞行员等都运输回国内。
      至于军方技术交流,商业联系更是先一步切断,他都还没开口,就直接切断了。
      剩下的,他也想不到办法了!
      总不能为了区区十七个国民,去和对岸开战吧?
      就算没有小胡子碍事,以现在对岸的实力,这件事也很难成功。
      那十七名商人在在北平监狱,距离最近的珍珠港也有一万多公里,海军前往还需要经过关岛,琉球这两个海空联合基地。
      哪里驻扎有数百架飞机,数艘主力舰,装备导弹,预警机等超先进武器,辐射控制岛屿周边三千公里范围,哪怕是潜艇都没办法渗透过去。
      鬼子联合舰队都折戟沉沙关岛,就算美利坚舰队比鬼子舰队强很多,但也没有打赢的把握,对方的技术能力太强了。
      军方的人,就算再生气,也不可能为了区区十七个国民,和一个实力强大,胜负难料的对手交战。
      “我知道美利坚目前的情况。”
      老人语调一变,娓娓道来:
      “我们需要全力应对欧洲战场,军事上抽不出太多的力量,这也是对方敢动手的主要原因呢。”
      不,你想错了···富兰克林很想插一句。
      虽然一开始,他也是这么想的,但事后分析,就算太平洋就舰队主力都在,甚至大西洋舰队也在太平洋,对方恐怕也敢动手,也会动手。
      毫不迟疑。
      对方有仓库在手,有技术优势,虽然技术兵种不足,但打起来,占据工事优势,美利坚很难占便宜。瑟堡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至于军方和国会那些胡乱喊叫的议员,哗众取宠的小丑一群。
      “确实。”
      但明面上,总统先生还是应和了这位老人的话。
      “但对付一个国家。”
      老人微笑着说道:
      “不仅仅是军事手段,还有经济和政治手段,后两者甚至更加有效。”
      “我们可以切断和他们的经济联系,停止技术输出,对其商品加征关税,对其公司展开反垄断调查,以及间谍调查。”
      “我还调查过,他们那些药品都没有注册专利,也没有通过我们药监部门审核,我们完全可以暂停进口,也能针对性研发破解”
      “他们的外汇全部靠那些药品,一旦药卖不出去,没有了市场,那么,他们就会失去九成外汇来源,到时候,他们会感到恐惧和痛苦的。”
      老人洋洋洒洒,语气自信。
      听到最后,富兰克林嘴角一抽。
      他一开始以为这老头子是来让他救儿子的,没想,
      居然是来谈生意的。
      这是盯上人家的药品了?
      不过也正常。
      那些先进药物,效果好,副作用低,针对不少疑难杂成都有非常好的料效,不提那些只此一家的心脑血管、心脏等药物,单单胰岛素,对方的药品纯度就是美利坚工厂自己生产的数百倍,几乎没有副作用。
      在市场上大受欢迎,导致国内的药商直接破产。
      二战时期,胰岛素依旧是野蛮制造生产模式,从动物体内提取,比起仓库出品,现代化工艺生产的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每个月,就有一亿多美元的销售额,其中利润所有人都知道,最少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利润。
      这是一个足以让所有商人都眼红的数字。
      “好主意。”
      总统先生深深的看了一眼这位名叫凯尔的老人,语气隐含敷衍。
      此人家族主要经营能源,钢铁,还有联合果品,因为去年的技术升级,使用新式炼钢法,各钢铁厂产量暴增,以及战争对能源的需求,使得家族财力大增,国内影响力也大增。
      但也正因为这些行业,没有涉足化工医药等,使得其对对岸的了解少的可怜。
      那些药品没注册专利,这一点很多人早就发现了。
      但很可惜,制造不出来,甚至分析成分都很艰难,国家实验室都下场过,到现在也还在探究那些药物的主要成分,以及有效成分是那些。
      至于加征关税。
      搞笑呢?
      以对方那些药品的定价,最低的也是一千美元一瓶,除了纯净胰岛素,能用上的都是富豪阶层,分分钟就从国外购买到手,增加关税有个屁用。
      其余的商品,就剩下军方购买的一些飞机,大炮了。
      “我会尽快出台对应政策。”
      富兰克林打算随手敷衍了这些资本家。
      但这位轮椅上的巨人不清楚,他这一手,这一个政策,不仅仅没能获得任何好处,甚至在战后加速了美利坚美元的崩溃。
      老人满意的走了。
      做出这个决定

第三十六章 印度洋的风[1/2页]